-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长杨英杰
一、目标导航: ⑴了解武昌首义,中华民国的成立过程,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辛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⑵通过辛亥革命原因的分析等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⑶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重点:亥革命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⑵难点:同盟会政治纲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材料二:这时的清政府一面搜刮百姓,镇压人民的反抗;一面割地赔款,用出卖国家的领土和主权求得一时安宁,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压抑的愤怒随时都会爆发。 ——《中国近代通史》 1.社会根源: (1)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清政府卖国求荣, 《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已经成为民族发展的障碍,必须进行革命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然是役(黄花岗起义)也,碧 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 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 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 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林觉民《与妻书》 我非常爱你,也就是爱你的这一意念,促使我勇敢地去死呀。我扩充我爱你的心情,帮助天下人爱他们所爱的人,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而不顾你呀。你能体谅我这种心情,在哭泣之后,也把天下的人作为自己思念的人……你不要悲伤啊!我为国牺牲,死一百次也不推辞…… 一致。 规定了主权在民,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依法 治国的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成功: (1)政治: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经济: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社会生活:推动了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失败: (1)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这个封建势力的代表所夺取。 知识脉络 一、山雨欲来风满楼(背景篇) 1.社会根源: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民族矛盾尖锐。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革命党人为革命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惊天动地谱新篇(过程篇) 1.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或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三、浴血购得假共和(结果篇)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评价。 * * 辛 亥 革 命 * 辛 亥 革 命 列强侵华 鸦片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 中国一步步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农民阶级 地主 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第16课 第15课 辛亥革命 杨英杰 辛亥革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全过程。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的武昌首义。 走向共和 同 盟 会 兴 中 会 刊物 地位 奋斗目标( 或纲领) 领导人 地点 成立时间 1894 檀香山 1905 东京 孙中山 孙中山 推翻清政府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第一个 资产阶级 革命团体 第一个 全国性的 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 《民报》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艰危,日本的胜利极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俄国为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纠合德国和法国“干涉还辽”,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此后数年,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 重破坏中国主权。 ——高中历史必修二(岳麓版) ? 曙光再现 (1) 甲午战败,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清政府卖国求荣, 《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曙光再现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