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Solow1987年诺具尔奖经济学得主-自学书院.DOCVIP

RobertSolow1987年诺具尔奖经济学得主-自学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RobertSolow1987年诺具尔奖经济学得主-自学书院

成長理論的觀點 原文: HYPERLINK /sici?sici=0895-3309298%3A1%3C45%3APOGT%3E2.0.CO%3B2-J Perspectives on Growth Theory by Robert M. Solow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8, No. 1. (Winter, 1994), pp. 45-54. 中譯:自學書院(2009年2月) 譯文以 HYPERLINK /licenses/by-nc-sa/3.0/hk/deed.zh_HK 《香港共享創意》署名─非商業─相同方式共享 3.0 香港授權條款發表。 Robert Solow, 1987年諾具爾獎經濟學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教授 目前對成長理論的興趣野火復甦,是羅默Romer(1986年,從他1983年論文)和Lucas (1988年,從他1985年馬歇爾講座)的文章引發。這種蓬勃現象沒有消減的跡象。現在還不是總結和評價的時機。我的目標也不是如此雄心勃勃。我想要做的,是把新思想置於某種歷史角度,也許沿路灑下一些特殊的判斷。 在過去50年左右,對成長理論的興趣有三個浪潮。首先是與Harrod (1948) and Domar (1947) 的著作相關;當時Harrod較為默默無聞,但吸引更多的注意(在更早的1939年),雖然Domar看待事物的方法是更切合目前的一些想法(註1)。第二次浪潮是新古典模型的發展。我認為對這是什麼依然有一些誤解,也許是不可避免。第三次浪潮開始時,是回應新古典模型的疏漏和不足之處,但現在產生了本身的替代問題和答案。 Harrod-Domar推動 假設,出於某種技術性或任何其他原因,總產出是與(實際)資本成比率。Harrod的說明有這方面的證據,往往依賴不完全的特定行為和預期性假設。Domar更直截了當集中於穩定增長中需求與供應平衡的要求,所觀察的比率幾乎沒有趨勢。假設已實現的儲蓄和投資(為了簡單,假設是淨值)是與產出和收入成正比。這項假設有類似的證據:因為,投資與資本成正比,而這固定了資本和產出兩者的趨勢增長率,除非產能利用率發瘋。增長率是投資─產出比率與產出─資本比率相乘的積。如果以事後觀念來看,儲蓄─收入比率與投資─產出比率是同一回事。作為宏觀經濟學的分支,成長理論其中一個定義性特徵,是它往往忽略被那句子掩飾的艱深的經濟學。 現在假設,無論是什麼理由,每產出單位所需勞動力投入能以比率m下降(即說勞動生產力以比率m增長)。如果勞動力以n比率增長,就出現僵局。總產量必須以平均率m+n增長,否則失業率將無限期上升(如產出增長過於緩慢)或是經濟的勞動力不足(如增長太快)。剛才看到增長率必須滿足一個相當獨立的條件:必須相等於儲蓄與投資的配額(s),與產出─資本比率(a)相乘的積。只有sa = m + n時這兩個條件才可以一致。但是沒有任何理由這不會發生,因為四個參數來自四個完全互不相關的來源。 這樣的架構似乎有兩個不合口味的後果。第一是被觀察的經濟體系應該有大部分時間經歷失業率增加或下降和/或產能利用上升或下降等事件延長。沒有理由期望這些動作只限於小規模的商業週期層面或將會迅速扭轉。但這看來不是主要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記錄。 第二個明顯的後果就是這一點。假設可以避開第一個問題。這可能發生,例如,一個發展中國家有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那就可以有工業勞動力以當時所需的速率sa-m增長;只有從農村人口的盈虧加減才可以見到錯配的後果。 這樣的經濟僅僅通過增加其投資額度就可能推高工業長期增長率。在這模式的影響下,有時曾提出這政策。一般來說是有意義的。但如經濟發展是如此容易,很難理解為什麼沒有更多貧窮國家遵循這條快速增長的道路。即使富裕國家必將有時會利用這可能性。看待長期經濟成長的方法似乎有錯。 避免這些尷尬結論的第一個直截了當方式,是認識到四個基本參數至少有一個可能是內源性。然後在大部分或全部時間,sa = m + n這條件可能有解決方法;並可能有合理的調整過程,落實解決辦法,讓增長不受干擾。顯然,投資─收入比率配額s和產出─資本比率a是內生性的自然可能因素(註2)。Nicholas Kaldor (1956) 和其他人試圖以這種方式利用s,通常是強調解釋為儲蓄率,引入不同類別的收入有不同儲蓄率,特別是工資和利潤,然後把重點放在收入的功能性分配作為造成總儲蓄率內生變化的機制。(Bertola, 1992是這思路的有趣現代論述。)平心而論,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流行,部分是實證原因,部分是因為機制似乎要求生產要素價格完全脫離生產力因素。 新古典回應 標準的新古典模型,當然以產出─資本比率a作為內生變量來解決問題。然後,因為資本密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