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在生殖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殖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殖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第 18 卷 第 1 期 电 子 显 微 学 报 Vol- 18, No1 1999 年 2 月 Journa l of Ch in ese E lectron M icro scopy Soc iety 1999- 02 文章编号: 1999) 0 原子力显微镜在生殖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王 静 赵 冰 蔡林涛 骆 丹  顾 宁 陆祖宏 ( 东南大学分子与生物电子学开放实验室, 南京 2 10096) ( 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南京 2 10029) 摘 要: 为了确定生殖支原体在活性条件下的结构形貌, 并在较高的分辨水平上观察其三维形貌结 构, 本研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常温常压下对生殖支原体标准株及分离株进行形态学的初步观察。 将标本固定于云母上, 在 tapp ing 模式下扫描成像。结果显示: 生殖支原体多呈烧瓶状或鸭梨状, 有突 出的颈部及膨大的头端, 与电镜观察结果类似, 其大小亦与电镜测量结果类似。 关键词: 生殖支原体; 电子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分类号: TH 742 9; Q 336  文献标识码: A 支原体的发现是早在 1898 年从探索家畜的传染性病原起始的, 直至 1962 年, Ch ano ck 和 H ayf lick 在人工培养基上分离肺炎支原体获得成功后, 支原体的研究开始有了突破性及快速全 面的发展, 迄今已分离出60 余种支原体。已证明对人体可致病的有肺炎支原体、解尿支原体和人 型支原体三种。T u lly 于 1981 年首次自两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生殖 支原体, 通过实验证明M g 可能是人类尿道炎、宫颈炎或盆腔感染的一种相关的新型病原体。我 国对支原体的研究起步较晚, 自从相继成功分离出肺炎支原体、解尿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后, 又开 始了对生殖支原体的探索。据 T u lly 所描述的生殖支原体生物特性, 其在一般支原体培养基中不 生长, 但在不含醋酸铊的SP 4 培养基中能缓慢生长; 在生化代谢方面能发酵葡萄糖, 使培基发生 酸性变化而呈金黄色改变, 不分解精氨酸及尿素, 对毛地黄皂苷、1 ∶2000 醋酸铊、四环素、红霉 素敏感, 但对青霉素不敏感; 它能吸附人及豚鼠红细胞; 其菌体粘附蛋白 140kD a 可引起感染者 的血清反应, 生长缓慢, 初代生长时间大于一个月; 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培基仍是透明状, 无混 浊及沉淀产生; 在电镜下, 典型的M g 形态结构为烧瓶状、鸭梨状, 顶部有突出的颈部。 近年来我们采用 SP 4 生殖支原体培养基对国内性病高危人群 227 份标本进行了分离培养 并获得成功。在观测中我们采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学的观察鉴定。由于电镜观察需要复杂的 制样技术以及存在电子束辐照损伤等限制, 便需要发展能在更小尺度上无损害地观察生物样品 的显微技术。扫描隧道显微镜( ) 、原子力显微镜( ) 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这一需求, 无 STM A FM 需特别制样, 且可在更接近 自然生理条件下的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组织的结构。本文报道 了在电镜观察基础上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生殖支原体, 以确定在活性状态下其结构形貌, 并在 较高水平上观察其三维表面结构, 这一工作国内尚无报道, 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取材 男性标本采集用铝杆棉拭子插入尿道 2—3cm , 女性标本采集时先拭去宫颈表面粘液 或胧液, 再用木杆拭子插入宫颈口 1—2 , 拭子需在尿道或宫颈中置留2—3 , 并旋转三周后取 cm s 出。立即接种于 5 改良的 4 培养液试管中, 须在管壁挤压洗脱拭子上分泌物, 弃去拭子。 m l SP 2 培养方法 按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