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5、BV公司液化工艺 该工艺是美国布莱克-博维奇公司开发的LNG液化工艺,特点是只用一个换热器(冷箱),混合工质(冷剂)和天然气在一个冷箱中进行热交换,达到天然气液化的目的。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4- CII液化工艺流程简图 天然气 透平膨胀工艺流程简图 天然气液化典型工艺优缺点比较 项目 阶式制冷工艺 混合制冷工艺 透平膨胀制冷工艺 优点 1- 能耗低; 2- 制冷剂为纯物质,无配比要求 3- 技术成熟,操作稳定。 1- 机组设备少,流程简单,投资省; 2- 管理方便; 3- 混合制冷剂组分可以部分或全部从天然气本身提取或补充; 1- 流程简单,调节灵活,工作可靠,维护操作简单,起动快; 2- 用天然气本身为制冷工质时,可省去专门生产、运输、储存制冷剂的费用。 缺点 1- 机组多,流程复杂; 2- 附属设备多,需要专门设备生产或储存制冷剂 3- 管道与控制系统复杂。 1- 能耗较阶式制冷工艺高10~20%; 2- 混合制冷剂的配比要求较高; 3- 流程计算必须提供各组分的平衡数据与物性参数,计算困难。 1- 送入装置的天然气必须全部深度干燥; 2-回流压力低,换热面积大,金属投入量大; 3- 受低压用户数量的限制; 4- 液化率低,如再循环,则在增加循环压缩机后,功耗大大增加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6、引射流液化工艺 将高压天然气流入引射器并在其中高速膨胀,并通过分离器将膨胀降温液化的液化天然气LNG与低压天然气流分离且分别送入LGN存储系统和原料天然气增压系统。本发明带引射器的天然气液化高压节流工艺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低压天然气流返回增压系统再次循环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高压天然气流入引射器,在其中高速膨胀,将低压返流气吸入并增压,相当于减少了一台增压压缩机。单位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产生的BOG气经冷箱再液化,提高产量,减少排放。 天然气液化率高,达99.7%以上,其他未液化的氮气,氦气等杂质定时排放,不影响系统产量;冷箱的工作弹性大,原料气流量操作空间50%-110%,压力操作弹性空间在12-20Mpa下都能工作。 第三章 天然气的液化 优点:主要工艺设备模块化、撬装化,工艺流程简单,制冷部件没有运动部件(20年不维修),可靠性高。操作方便,设备维护量小一期人员不需增加操作工。能耗较低,可以同时实现CNG加气母站和LNG生产“混合建站”,主要设备共用,用较少的投资,可以同时实现“CNG、LNG、管道气”三种供气模式,调节灵活。产生的BOG气经冷箱再液化,提高产量,减少排放。 缺点:仅适合15 万方以下的小型液化工厂。 (结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原料气的预处理 和节流阀的工作部分,另外,天然气和水会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半稳定的固态化合物,可以在零度以上形成,它不仅可能导至管线堵塞,也可造成喷嘴和分离设备堵塞。为了避免天然气中由于水的存在造成堵塞现象,通常须在高于水合物形式温度时就将原料气中的游离水脱除。 目前,常用的天然气脱水方法有:冷却法、吸收法和吸附法等。 第二章原料气的预处理 (1)冷却脱水 冷却脱水是利用当压力不变时,天然气的含水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的原理实现天然气脱水。此法只适用于大量水分的粗分离。 (2)吸收脱水 吸收脱水是用吸湿性液体(或活性固体)吸收的方法脱除原料天然气中的水蒸气。 用作脱水吸收剂的物质应具有以下特点:对天然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热稳定性好,脱水时不发生化学反应,容易再生,粘度小,对天然气和液 第二章原料气的预处理 烃的溶解度较低,起泡和乳化倾向小,对设备无腐蚀性,同时还应价格低廉,容易得到。 A、甘醇胺溶液 优点:可同时脱除水、CO2、H2S,甘醇能降低醇胺溶液起泡的倾向。 缺点:携带损失量较三甘醇大;需要较高的再生温度,易产生严重腐蚀;露点降小于三甘醇脱水装置,仅限于酸性天然气脱水。 第二章原料气的预处理 (3)吸附脱水 “吸附”—一个或多个组分在界面上富集(正吸附或简单吸附)或损耗(负吸附)。其机理是在两界面上,由于异相分子间作用力不同于主体分子间作用力,使相界面上流体的分子密度民于主体密度而发生“吸附”。 按吸附作用力性质的不同,可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ZEIA 014-2023 二手手机出口质量要求.pdf VIP
- 2025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含答案.pdf VIP
- 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pdf VIP
- 微机型母线保护分析与应用.pdf VIP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物体教案.doc VIP
- 学校EPC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VIP
- 典型事故五:内蒙古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8”爆炸事故.pdf VIP
- 2020款上汽通用别克君越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培训课件.pptx
- 陶艺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专题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