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电介质的损耗 气体介质损耗 分子间距大,相互作用力弱,无极化损耗,外电场较小不足以引起气体电离时,仅有电导损耗,其值tanδ10-8。 当气体中的电场强度达到放电起始场强E0时,气体发生局部放电,损耗将急剧增大。 液体介质损耗 中性和弱极性液体介质 介质的极化损耗很小,主要由电导引起。 电导率γ与温度为指数关系,介质损耗随温度的增加以指数规律变化。 变压器油 20℃ tanδ≤0.5% ; 70℃ tanδ≤5% 极性液体 介质除了电导损耗外,还存在极化损耗。 tan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 tanδ与频率的关系 图2-9 极性液体介质tanδ与温度的关系 图2-10 极性液体介质tanδ和ε 与频率的关系 固体介质损耗 (1)无机绝缘材料 云母、陶瓷、玻璃 云母:由电导引起损耗,介质损耗小,耐高温性能好,是 理想的电机绝缘材料,但机械性能差; 电工陶瓷:既有电导损耗,又有极化损耗;20oC、50Hz时 =2%---5%; 玻璃:电导损耗+极化损耗,损耗与玻璃成分有关。 (2)有机绝缘材料。可分为非极性和极性 非极性有机电介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 不含杂质时,只有电子式极化,损耗取决于电导;与 温度关系决定于电导率-温度关系;与频率关系较小。 如聚乙烯, 在-80℃--+100 ℃温度范围内,在很高的频 率范围内tanδ变化范围仅为0.01%--0.02%, 化学性能稳 定,不吸潮、具有弹性、机械加工简单,为良好的固体 电介质、可用于制造高频电缆、海底电缆高频电容器。 缺点:耐热性较差 。 极性有机电介质(聚氯乙烯、酚醛树脂、胶木、绝缘纸…): 极化损耗大,其tanδ --温度及 tanδ –频率关系与 极性液体介质相似。 电介质 tanδ(%) 电介质 tanδ (%) 变压器油 0.05~0.5 聚乙烯 0.01~0.02 蓖麻油 1~3 交联聚乙烯 0.02~0.05 沥青云母带 0.2~1 聚苯乙烯 0.01~0.03 电瓷 2~5 聚四氟乙烯 0.5 油浸电缆纸 0. 5~0.8 聚氯乙烯 5~10 环氧树脂 0.2~1 酚醛树脂 1~10 表2-1 工频电压下一些液体、固体电介质的tanδ值 (20℃) 2 液体介质的击穿 液体介质主要有天然的矿物油和人工合成油及蓖麻油等植物油。并不是完全纯净,含有水分、气体、固体微粒 一、纯净液体介质的击穿理论 (一)电子碰撞电离理论 在外电场足够强时,电子在碰撞液体分子可引起电离,使电子数倍增,形成电子崩。同时正离子在阴极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层增强了阴极附近的电场,使阴极发射的电子量增多,导致液体介质击穿。 纯净液体介质的击穿要比气体介质高得多。 (二)气泡击穿理论 液体击穿场强与其静压力密切相关。 气泡先发生电离,电离出来的气泡撞击油分子,使它又分解除气体。气泡在电场中排列成气体小桥,击穿可能在此通道中发生。 二、工程用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及其特点 气泡击穿理论来解释工程用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 由于水和纤维的εr很大,易沿电场方向极化定向,并排列成杂质小桥。发生两种情况: (1)杂质小桥尚未接通电极时,纤维等杂质与油串联,纤维εr使得油中电场强度显著增高引起电离,油分解出气体,引起击穿。 (2)杂质小桥尚未接通电极时,小桥电导大,导致泄漏电流增大,发热促使汽化,气泡扩大,出现气体小桥,使油隙发生击穿。 判断变压器油的质量,主要依靠测量电气强度、tanδ和水量。 最重要是用标准油测量油的工频击穿电压 (三)电场均匀度 改善电场的均匀度,能使优质油的工频击穿电压显著增大。 (四)电压作用时间 油隙的击穿电压随电压作用农工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五)油压的影响 工频击穿电压总是随油压的增加而增大。 经过脱气处理的油,其工频击穿电压几乎与油压无关。 三、变压器油击穿电压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的方法 (一)水分和其他杂质 (二)油温 击穿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比较复杂,随电场的均匀度、油的品质以及电压类型的不同而异。 3 固体介质的击穿 固体击穿由电过程(电击穿)、热过程(热击穿)、电化学(电化学击穿)引起的。 固体击穿后,会在击穿路径留下放电痕迹,永远丧失其绝缘性能、为非自恢复绝缘。 一、固体介质的击穿理论 (一)电击穿理论 固体介质的电击穿是指仅仅由于电场的作用而直接使介 质破坏并丧失绝缘性能的现象。 传导电子与晶格结点上的原子(或离子)碰撞,当能使 晶格原子(或离子)发生电离的水平时,引起电子崩。 电击穿场强可达105~106kv/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层肥胖症综合管理技术指南(2025).docx
- 基于《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教材的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来源:校园英语(第2020032期)-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15张PPT).pptx VIP
- 骨痛愈巴布剂的研制.pdf VIP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AIGC实战):AIGC文本生成与辅助写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二卷).pdf VIP
- 2025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模拟试题及部分答案(共五套).pdf VIP
- 2013款别克昂科拉用户使用手册.pdf VIP
- 主流BI竞品分析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