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 * * * * 地面的流出气流在气压场上是一个高压区。这种中小尺度高压又叫雷暴高压。高压的强度主要决定于从中层环境空气吸入空气的干冷程度。如果吸入空气越干冷,则在云内由液态水质点造成的蒸发冷却越强,下沉空气的温度越低。由于水滴蒸发的结果,下沉气流在云中和云底以下是按湿绝热增暖的,因而增温率小,这使到达地面的流出气流的温度比周围要冷。雷暴大风即与下沉气流底部空气和周围暖空气直接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流出的强度越大,所造成的雷暴大风可能越强。 流出气流是一浅层冷空气堆。由于其密度比周围空气的略大, 一般也认为是一种密度流或重力流(下图)。在流体力学中 密度流是指一团密度高的流体沿着水平地面流动,并代替周 围密度较小流体的稳定平行流动现象。这种流体的流动是由 作用于两种流体侧边界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除了雷暴 流出前缘具有类似密度流的性质以外,冷锋、海风锋等也是 密度流。但是在尺度、生命史、强度和强迫机制上这些现象 有重要的差别。例如冷锋一般比雷暴的冷空气流更深厚,生 命期更长,水平范围更宽广。 通过阵风锋的剖面图,坐标系与锋一起移动 ( J.A.S,1987) 流出前缘概略图。云是否出现取决于LCL高度气流相对于飑锋的条件;“十,一”分别指直接和间接环流;点线指示分界层顶。 阵风锋一个独特的特征是其球根状头部,由于地面风速超过了锋本身的 前进速度,所以环流是翻转的。在头部前沿地面气压最大,其振幅大约 是1hPa,水平尺度达几千米。当阵风锋过境时,地面上固定的观测者将 观测到气压猛增。根据水平运动方程,当锋逼近时风速迅速增加(朝右 边),锋过境时风速达到最大值,然后风速逐渐减小。有时与阵风锋一 起移动的一薄片弧状云可反映暖湿的环境空气被抬升到头部以上。当弧 状云与产生阵风锋的深对流云分离时,它就被称为滚轴云。 当 一系列强雷暴的下沉气流前沿接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大风线时,与阵 风锋有关的地面风特别强。这些强而且生命长的风暴,即陆暴流,往往 沿着对流线向前弯曲的部分发展,在雷达图像上被称为弓形回波。 一个成熟的雷暴常常可以造成几个冷空气流出涌的 现象(下图)。这是由雷暴脉动或从云底处来自不 同来源的流出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多单体风暴 中(或飑线),这种现象更明显。 与冷空气流出有关的雷暴环流。可看到强流出涌;点区是下落和悬浮降水区;虚线是留在风暴尾部的流出气流之上界。 根据最近关于雷暴流出的数值试验,冷空气流出的动力学性质是不同的。一种流 出是前面所述的重力流,另一种流出是一种重力波。第三种流出包括重力流和重 力波。质量的水平输送对于重力流型的流出是很重要的,但对重力波型流出并不 重要。以前被看作的重力流的一些雷暴流出可能更像重力波或重力流/重力波型 流出。雷暴流出的重力波分量除了由重力流与稳定层的相互作用产生外,也可由 低层冷却直接产生。 下图举例说明了重力流型流出与重力流流出的区别。1978年6月17日流出显示的 是重力流型流出的特征(下图a): 1)温度突然下降,风锐变并伴有飑锋出现; 2)流出扩展入弱层结环境中(右上图);3)当飑线过境时,低层1~2km的大气 发生冷却,雷达测量显示,流出层和冷却层的厚度是一致的。但1978年6月16日 的流出表现出重力波特征:1)飑锋过境时30分钟内气压上升,它与地面风向量 的稳定变化同位相,而地面温度几乎不变(下图b);2)流出扩展入弱层结环境 中;3)飑锋过境时,低层4km大气冷却。在它通过探空站前不久,流出层约2km 厚,因而流出层与冷却层厚度不同;4)飑锋的观测移动速率非常接近重力波理 论值(18ms-1)(取4km半垂直波长和实测Brunt-Vaisala频率(约0.014s-1))。 (a)1978年6月17日下午流出发生时的观测结果:左图:地面测量。气球符号代表观测时间。 (b):右图:飑线过境前后的探空。同(a),探空是飑锋过境后施放的。过境前的情况是估计的。 下击暴流 前面讨论了雷暴中的下沉气流和流出气流,有时这种气流很强,在地面 和地面附近引起破坏性大风,摧毁建筑物和造成飞机失事。近年来,这 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在把这样一种强下沉气流区(包括下 沉气流和流出气流两者)叫做下击气流。这个名词最初完全是用在航空 上,它表示一种地方性强下沉气流,其垂直速度超过飞机降落和起飞时 的垂直速度。在91m处垂直速度约3.6 ms-1。在气象上,强下击气流可引 起地面或近地面破坏性风的爆发,其中水平尺度小于4km的下击气流又 叫微下击气流。下击气流的垂直速度约为平均下沉气流速度的10倍左右。 下击气流的强度由水平和垂直最大风速和最大水平风速出现高度表示。 有人根据破坏状况估计下击气流的风速在71~92 ms-1之间。 下击暴流的概念模型 大气科学,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件阀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 小学植物种植观察记录表.docx VIP
- 2025全球灯塔网络:改变观念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和规模白皮书.pdf
- 在TransCAD中如何编译和使用定制的VDF动态链接库.doc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