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标工志化合物.pptVIP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标工志化合物

(3) 长链三环萜烷 长链三环萜的结构特征是环上带有-个异戊二烯结构单元的长链。这类化合物在油和沉积物中广泛分布,并且其碳数一般以C19~C30为主,但在一些原油中也检测出了C19~C45的三环萜,甚至碳数更高,可达C54 。 m/z191 RIC和m/z217质量色谱图 质量色谱图:色谱流出物中的某一质量离子测定的色谱图,只反映某一质量离子的存在和大小 甾烷报告中的质量色谱图 常用萜烷m/z191质量色谱 甾烷报告中的质量色谱表 常用萜烷参数表 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的单一的或有限种的生物聚集能够产生丰富的一种或几种具有诊断性的生物标志物。利用这些标志物可以判断其有机质母源性质和沉积环境。 例如:沉积物中少有的高丰度甲藻甾烷是富营养的上涌海水或较咸化湖水中沟鞭藻繁殖的结果:同理,高丰度的γ-蜡烷可以指示咸化湖相强还原环境并有明显的水体分层。 JZ25-1-8 ES1泥岩 2272m-2292m JZ25-1-8 ES1泥岩 2272m-2292m γ蜡烷 甲藻甾烷 JZ25-1-4 ES3 泥岩 2725m-2750m γ蜡烷 JZ25-1-4 ES3 泥岩 2725m-2750m 海相与湖相发育 海相与湖相发育 甲藻类生源 C31甾烷 甲藻、硅藻类生源 甲藻甾烷 高等植物或藻类生源 C29甾烷型 甾 烷 海相与湖相发育 藻类生源 孕甾烷系列 C27、 C28甾烷型 普遍分布 未知 烷基环已烷系列、烷基苯系列 单环萜烷 长侧链环状萜类 海相与湖相发育 菌藻生源 三环萜烷系列 三环萜烷 较普遍分布 细菌生源 四环萜烷系列 四环萜烷 陆相沉积中常见 高等植物生源 奥利烷型、羽扇烷型、乌散烷型、蕨烷型 南中国海地区 植物树脂生源 双杜松烷型 常见于强还原湖相 植物(色素)生源 胡萝卜烷型及其降解系列 四萜类 细菌、古细菌生源 规则类异戊二烯烃(头对头型和尾对尾型) 多见于煤系地层 植物树脂生源 杜松烷型、雪松烷型、花侧柏烯型、桉叶油烷型 倍半萜类 环状 萜类 较普遍分布 细菌生源 补身烷型 多见于煤系 高等植物树脂生源 海松烷型、松香烷型 二萜类 白叶烷型、扁枝烷型、贝壳杉烷型 多见于陆相地层 高等植物生源 脱A-羽扇烷 二倍半 萜类 咸水环境较发育 原生动物生源 伽马蜡烷 普遍分布 细菌生源 藿烷系列 三萜类 较普遍分布 细菌生源 重排藿烷系列 较普遍分布 细菌生源 新藿烷系列 色素生源 细菌生源 >C20 ≤ C20 常见于盐湖环境 色素生源 规则类异戊二烯烃(头对尾型) 半咸水-咸水环境 菌藻类生源 高等植物蜡质生源 菌藻类生源 分子结构类别 nC23为主峰 ≥ C22正烷烃 藻类生源 4-甲基甾烷 普遍分布 菌藻类生源 异构、反异构和中间支链烷烃 支链烷 烃类 普遍分布 菌藻类生源 <C22正烷烃 正烷烃类 无环链烷烃 地质体中分布状况 主要生源意义 化合物类别 原油中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芳烃化合物 仅来植物 花侧柏烯 优达烯 卡达烯 惹烯 1,2,7-三甲基萘 来源植物、藻/细菌 1,2,5-三甲基萘 1,2,5,6-四甲基萘 1,7-二甲基菲 1-甲基菲 如果已知许多生物标志物的时代分布,那么就会极大地简化油源岩的确定,由于生物标志物代表了一个生命的分子记录,对它们时间演化上的较好了解,对提高我们对地质历史的认识是很必要的. 首次在地质上出现 有机体 生物标志物 侏罗纪 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 类异戊二烯烃:丛粒藻烷 三叠纪 元古代 三叠纪 三叠纪 元古代 各种时期 定鞭金藻,钙板金藻 沟鞭藻纲(湖相淡水)、海相藻 沟鞭藻纲(海相或咸化湖相) 细菌/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甾烷: 23,24-二甲基胆甾烷 24-正丙基胆甾烷 4-甲基甾烷 甲藻甾烷 2-和3-甲基甾烷 C29/(C27-C29)甾烷 白垩纪 晚石炭世 晚元古代 元古代 被子类植物 裸子类植物 原生动物、细菌 细菌 萜烷:18α-奥利烷 贝叶烷,扁枝烷 伽马蜡烷 28,30-二降藿烷 由不同类型沉积环境生油岩生成的石油的萜烷指纹 (a) 典型海相大陆架采出的石油 (b)典型的碳酸盐岩生成的石油(c) 缺氧至弱亚氧化条件源岩生成的石油 (d) 树脂煤源岩生成的石油 扫描 伽马蜡烷 c 17α(H)-藿烷 17α(H)升藿烷 17α(H)-藿烷(C30) 伽马蜡烷 17α(H)-藿烷 奥利烷 17α(H)-藿烷 d 奥利烷 a b (m/z191) 4-甲基甾烷和甲藻甾烷质量色谱图指示古环境 保留时间 淡水 德1(油)Es4 半咸水 孤南2-6(油)Es2 咸水 面7(油)Es4 甲 藻 甾 烷 甲

文档评论(0)

152****6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