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识点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传播史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传播史知识点总结 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在宋代时被称为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封建社会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的严格限制,主要涉及皇帝诏书,皇帝起居,官员任免,臣僚奏章,战报赏罚等,读者主要是一般士大夫和知识分子。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年由英国人马礼逊创办于南洋马六甲,主编米怜,梁发,采取中文书式,主要传于东南亚华人聚居地区。 内容上以传教为宗旨,其次是宣传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科学知识。以阐发基督教义为主,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辅。后期增辟专栏,介绍各国概况,开始涉及时政。设有新闻专栏,刊出了中文近代报刊的第一条消息《月食》。 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常用对话讲故事等方式以求生动易懂,写作文体丰富多彩,长篇文章采用连载以求短小。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在广东由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内容上,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外人心理,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增加了时事政治性内容。 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刊登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第一次摘录京报,刊登行情物价。 字林西报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综合性外文报刊。 1850年在上海由英商奚安门创办,前身叫《北华捷报》 《字林西报》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路透社专电的特权,新闻来源广泛,以消息灵通著称,信息发布及时。 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与中国关系发表意见,受到中外人士的重视,社会影响较大。 政治上反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英美侵华活动做辩护,仇视中国革命运动。 万国公报 传教士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中文报刊 其前身是1868年于上海由美籍传教士林乐知所创办的《教会新报》 《教会新报》创刊时为宗教性报刊,1874年更名为《万国公报》,实际上演变为以时事报道和评述为主的综合性刊物,最为典型地反应了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 内容有三方面:(1)为帝国主义侵略辩护,鼓吹用西方思想改造中国 (2)大力介绍西学,鼓吹中国变法 (3)其目的是将中国完全置于西方人的控制之下 该报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大为社会各界人士,内容上也变得宗教宣传色彩淡化,时事色彩强烈,它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皇帝也经常阅读该报,该报还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污蔑孙中山。 它希望中国社会改革沿着西方所期望的道路即殖民化的道路发展,林乐知曾发表《印度隶英十二益说》,希望中国和印度一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申报 旧中国最有影响的一家报纸,第一家在外国人所办报刊中一直由中国文人主持笔政的,1872年创刊时为两日刊,在于《上海新报》的时效竞争中改为日刊,英商美查创办的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因此让中国文人主持笔政,经营上采取销售的营销策略。 该报在内容上: 重视报纸言论,认为利与义并不完全对立,申报的有些言论,或为中国富强献计献策,或对鄙规苛政口诛笔伐,从启迪民智的角度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重视新闻真实性,在一系列战争报道中为自己赢得了声誉。 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在版面上特辟文艺类作品的篇幅。 申报的改革与史量才之死 1912年由史量才接办之后厉行改革,更新设备,重视经营和广告,曾出《自由谈》副刊,并聘请著名报人黄远生,邵飘萍等人为《申报》特派记者 起初申报只重视经营,在政治上较为保守,从九一八事变之后,在史量才的主持之下转向抗日立场,抨击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引起国民党当局的嫉恨,在实施拉拢利诱等办法失败之后,于1934年派特务刺杀了史量才。 史量才的遇刺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残暴。引起全国的愤怒不满,上海五年多人出席史量才追悼会。 对外国人在华办报的分析评价 从主观上说,外国人在华办报,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一些外报关于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介绍,其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而是通过宣扬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高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客观上起到了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的作用,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变法的实现。 外国人在华办报,把西方新闻出版自由的报刊观念,较为先进的印刷排版技术引入中国,确立了中文近代报刊的基本格局,即新闻、言论、文艺、广告四要素,同时近代报馆、 通讯社在华出现。外人办报活动,不自觉地为国人办报提供了借鉴。 国人早期的办报思想 太平天国的后期领导人洪仁轩在其治国纲领《资政新篇》中提出了新闻思想:设新闻馆,准卖新闻篇,兴新闻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