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末细胞膜与物质穿膜运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末细胞膜与物质穿膜运输

脂肪酸链是疏水的,含14-24个碳原子 胆固醇调节膜流动性、加强膜稳定性 例: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突变株(M19):不能合成胆固醇,体外培养需加入胆固醇,否则会解体。 最简单糖脂: 脑苷脂,头部仅一个半乳糖或葡萄糖残基,髓鞘中的主要糖脂。 复杂糖脂: 神经节甘脂,头部含有半乳糖 和葡萄糖外,还有数目不等的唾液酸,神经元质膜中最为丰富,占5-10%。 人工合成膜结构: 脂质体 25nm-1um 用途: 运载体 分离蛋白-去垢剂 离子型去垢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 可使蛋白变性 非离子型去垢剂-TritonX-100 较温和 形式:糖蛋白、糖脂 动物细胞种类:(七种)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半乳糖氨、葡萄糖、葡萄糖氨和唾液酸 唾液酸常见于糖链的末端,形成真核细胞表面净负电荷,捕集纳、钙离子吸引大量水分子 位置:生物膜的非胞质面,即在质膜上位于细胞外侧,各种细胞器的细胞内膜上,位于腔面 细胞表面富糖区称细胞外衣或称糖萼:保护和细胞间识别和粘附 生物膜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有很大差异 影响脂双层流动性的因素 笼形蛋白的结构,A电镜照片,B分子模型,C衣被模型 引自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笼形蛋白衣被小泡的形态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LDL受体基因突变 LDL受体异常:受体缺乏和受体结构异常 重型纯合子:20岁前后出现动脉硬化 轻型杂合子:40岁前后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 LDL:肝脏合成。直径22nm LDL的结构-1500个酯化胆固醇、800个磷脂分子、500个游离胆固醇分子 Apo-B100-细胞膜上LDL配体 LDL受体-839个氨基酸组成的单次穿膜糖蛋白 受体介导的胞吞 有50种以上不同蛋白质 生长因子 淋巴因子 铁 维生素B12 病原性微生物:流感病毒,艾滋病毒 一、微绒毛(microvillus) 直径:0.1um 长:0.2-1.0um 小肠上皮吸收细胞:1000-3000根 微绒毛 纤毛: 长:5-10um,数目很多 呼吸道和雌性生殖管道上皮细胞游离面、脑室室管膜细胞 鞭毛: 长:150um,1至数根 原生生物或精子 9.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 10.受体介导的LDL胞吞作用。 11.细胞膜表面特化结构有哪些?结构特点。 乙酰胆碱受体模式图 (2)电压门控通道: 膜电位的改变是控制电压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开放与关闭的直接因素。 电压门控通道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肌细胞及腺上皮细胞等可兴奋细胞,包括钾通道、钙通道、钠通道和氯通道。 (3)应力激活通道: 应力激活通道(stress-activated channel)是通道蛋白感受应力而改变构象,开启通道使“门”打开,离子通过亲水通道进入细胞,引起膜电位变化,产生电信号。 如内耳听觉毛细胞顶部的听毛即具有应力激活通道。 (四)水通道介导水的快速转运 水通道的分类 目前发现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家族已有11个成员(AQP0~AQP10) 2. 水通道蛋白的结构 人们对水通道蛋白家族中AQP1的结构研究得比较清楚。 水通道模式图 3. 水通道对水分子的筛选机制 ①AQP1中央孔通道的直径(0.28nm)限制了比水分子大的小分子通过。 ② AQP1中央孔通道内溶质结合位点的控制。 第三节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穿膜运输 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囊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过程,故称为小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 一、胞吞 胞吞作用又称内吞作用,它是质膜内陷,包围细胞外物质形成胞吞泡,脱离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胞吞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 受体介导的胞吞 (一)吞噬作用:吞噬细胞摄入颗粒物 质 (二)胞饮作用:细胞吞入液体和可溶性 物质 吞噬作用 胞饮作用 (三)受体介导的胞吞:提高效率 LDL受体介导的LDL胞吞过程 有被小窝与有被小泡的形成 二、胞吐 胞吐作用又称外排作用或出胞作用,指细胞内合成的物质通过膜泡转运至细胞膜,与质膜融合后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过程,与胞吞作用过程相反。 胞吐作用 连续性分泌 受调分泌 连续性分泌和受调分泌 第四节 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细胞外被和胞质溶胶 二、纤毛(cilia)和鞭毛(flagella) 顶端 主杆

文档评论(0)

151****1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