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概论.pptx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后一次课后作业上网搜索(百度,google等) 地转流和风海流的 讲解将地转流,风海流的定义转成你自己的语言,说明物理意义和现象 ,即什么是地转流,是怎么平衡的,有哪些因子等等附件示意图更好oceanography2009@Email title: 姓名 学号地转流风海流压强梯度力 科氏力摩擦力 科氏力在北半球,海流运动因感应到科氏力的作用,表层海水会倾向向右侧堆积。左图为运动刚开始时,右图则为达到地转平衡后。南海海面高度与环流风海流风海流:海面在稳定风场长时间作用下,当垂直湍流引起的水平摩擦力与水平科氏力平衡时,所形成的海水稳定流动。在北半球无限深广的海面上,假定:1)稳定风场只沿 y 轴方向吹,且长时间作用;2)水深无限,海水密度均匀分布,海面水平;3)只考虑垂直湍流引起的水平摩擦力;4)科氏力不随纬度变化。大洋环流大洋中相对独立的海流循环系统,可分为风生表层环流和热盐深层环流两大类。表层环流主要由大气环流驱动,如北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涡环流、太平洋亚北极气旋涡环流等。深层环流因温盐度分布不均导致密度差异而成,如北大西洋深层水、南极底层水等。 大洋环流海洋表层环流与全球风场分布密切相关。而全球风场分布又与大气环流相关。表层环流大洋环流压强梯度力、科氏力和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平衡,形成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大洋环流在一个理想海洋中,风生海流理论上应有的环流型态。一、赤道流系:1)南、北赤道流 对应信风带,亦称信风流。南北不对称,夏季北赤道流在10°N到20°N—25°N之间,南3°N —10 °S之间。冬季稍偏南。赤道流自东向西逐渐加强。2)赤道流系 主要100—300m的上层,平均流速0.25—0.75m/s。下部有强大的跃层存在,跃层以上温暖高盐的表层水。溶解氧含量高,营养盐低。赤道流是高温、高盐、高水色及透明度大为特征的流系。3)印度洋赤道流系主要受季风控制。11月至翌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5—9月盛行西南季风。赤道逆流:对应赤道无风带,平均位置在3°N—10°N之间。逆流区有充沛的降水,相对赤道流具有高温、低盐特征。它与北赤道流之间存在辐散上升运动,水色和透明度也相对降低。 赤道潜流:南赤道流区下方温跃层内,与赤道流相反自 西向东的流,成带状分布,厚约200m,宽300km,最大流速达1.5m/s。流轴常与温跃层一致,向东变浅大洋环流压强梯度力、科氏力和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平衡,形成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大洋环流海水在表层以下向东流动,即赤道潜流。厚约200m,宽约300km,最大流速高达三节以上,轴心位置在海面下约100m处,流量很大,系南北赤道流流到西界的部份补偿流。二、西边界流:大洋西侧沿大陆坡从低纬向高纬的强流。太平洋黑潮和东澳流,大西洋湾流和巴西流,印度洋莫桑比克流。是反气旋环流一部分,赤道流的延续。与近岸水相比,具有高温、 高盐、高水色和透明度大等特征。北强南弱。大洋环流压强梯度力、科氏力和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平衡,形成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湾流:佛罗里达流与安的列斯流汇合处视为起点。北上经1200km,到哈特拉斯角,又离岸向东,直到45°W附近的格陵兰滩以南,行程2500km。然后转向东北,横越大西洋——北大西洋流。湾流在海面宽度100—150km,表层最大流速2.5m/s,最大流速偏在流轴左方,沿途流量不断增大,影响深度可达海底。两侧有自北向南的逆流存在。湾流方向左侧为高密冷水,右侧低密暖水,水平温度梯度高达10°C/20km。等密线倾斜渗达2000m以下。绝大部分达海底。有弯曲现象,流轴弯曲足够大,与主流分离,在南侧形成气旋式冷涡,在北侧则形成反气旋式暖涡。空间特征尺度为数百千米,有时存在几年,沿湾流相反方向移动。    大洋环流压强梯度力、科氏力和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平衡,形成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黑潮:菲律宾群岛东侧北上,沿陆坡向东北方向流动。部分向北称为对马暖流,经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在此之前也有一部分进入黄海称黄海暖流,具有风生补偿流特征。大洋环流压强梯度力、科氏力和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平衡,形成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三、西风漂流: 北太平洋漂流北大西洋漂流南极绕极流大洋环流压强梯度力、科氏力和地球表面摩擦阻力平衡,形成大洋表层环流系统。 北太平洋漂流:是黑潮延续体的延续在北美沿岸附近分为两支:向南一支称为加利福尼亚流,汇于赤道流;向北一支称为阿拉斯加流,它与阿流申流汇合,连同亚洲沿岸南下的亲潮共同构成北太平洋高纬海区气旋式小环流。  北大西洋漂流:在欧洲沿岸附近分为三支: 中支进入挪威海,称挪威海流; 南支沿欧洲海岸向南,称加那利流,在向南与北赤道流汇合,构成北大西洋反气旋式 环流; 北支流向冰岛南方海域,称伊尔明格流,与东、西格陵兰流及北美沿岸拉布拉多流构成。北大西洋高纬海区气旋式小环流。大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