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使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氧化铜
关于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在新教材中是这样描述的: 由上述的对比实验并结合其他的参考文献,我们认为在实验过程中,下面两个条件应把握好: 1 乙醛的检验应保持在较强的碱性 环境中进行(pH11) 2 保持乙醛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比 大于 1:1 实验前后试管中各物质的变化 * 杭师大附中 方珏 在试管里加入2ml 乙醇,把一端弯曲 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 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的 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 的试 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 成物的气味,并注意观察铜丝表面的 变化。同时课本也未给出实验装 置图 课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 产物水无法 检验到 该实验要重 复操作数次 生成的乙醛 产量少,难以 对其检验 使红热的铜丝 温度降低,反 应难以进行 实验条件优化与改进 1.乙醛一定时,NaOH 与 CuSO4的量对实验的影响 砖红沉淀 11 蓝色悬浊液 3.0 ml 1 ml 砖红沉淀 12 蓝色悬浊液 4.0 ml 1 ml 褐色沉淀 9-10 沉淀少量 溶解 2.0 ml 1 ml 黄色沉淀 8-9 浅蓝色 沉淀 1.0 ml 1 ml 黑色沉淀 7 浅蓝色 沉淀 0.5 ml 1 ml 加乙醛后 沉淀颜色 混合液pH 值 振荡后的 现象 2% 浓度 NaOH 10% 浓度 CuSO4 实验条件优化与改进 2. NaOH一定时, 乙醛与 CuSO4的量对实验的影响 1 0.75 0.5 0.25 0.15 乙醛 溶液 砖红沉淀 11-12 蓝色悬浊液 2.0 ml 0.5 ml 砖红沉淀 12 蓝色悬浊液 2.0 ml 1 ml 砖红沉淀 12-13 蓝紫色 溶液 2.0 ml 0.5 ml 褐色沉淀 12-13 蓝紫色 溶液 2.0 ml 0.5 ml 黑色沉淀 13 蓝紫色 溶液 2.0 ml 0.5 ml 加乙醛后 沉淀颜色 混合液pH 值 振荡后的 现象 2% 浓度 NaOH 10% 浓度CuSO4 我们将实验的发生装置以及检验装置做了如下的改进: 考虑到实际反应中尽管优化了反应条件,但是生成的乙醛气 体的量仍然不是很大,为了达到快速检验乙醛的目的,我们将一团浸有新制氢氧化铜的棉花置于试管内,在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稍加热棉花团底部便可 观察到 明显的颜色变化 当鼓入空气的时候,在氧化铜表面颜色可观察到黑红交替的现象 酒精棉花 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新制氢氧化铜 酒精棉花 氧化铜 硫酸铜 氧化亚铜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结束后 可于试管口 闻到浓浓的 乙醛的味道 装置简单 改进后实验的优点 现象明显,并可以检验出生成物 实验装置简单,反应较迅速,适合课堂演示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乙醛的知识做铺垫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