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14课《安塞腰鼓》.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完美格式编辑 PAGE 专业资料整理 教学内容 14.安塞腰鼓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5. 初步品味短句、排比、反复、比喻等语言艺术带来的激越的节奏美。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黄土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 初步品味短句、排比、反复、比喻等语言艺术带来的激越的节奏美。 教学 资源 教材开发: 本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精美;课后可引导学生仿写和创写类似的句子,不断丰富语汇,积淀语感。 通过画面和音乐让学生在感官上有所体验,再把这种体验融入对课文的理解。 相关材料: 1.刘成章简介。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共产党员,陕西省延安市人。1937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该系助教、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部副主任、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 2.腰鼓简介。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 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中国发展流行。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舞已在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中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业余生活。 安塞腰鼓起源于安塞一带的民间广场舞艺术,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安塞腰鼓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磅礴、浑厚庄重、气壮山河,是陕北民魂的体现,号称“天下第一鼓”。 学生经验: 《安塞腰鼓》是一篇适合朗读的散文佳作。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感受到文章的豪放之美。但是,要想说出并且欣赏到它的较深层次的美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预习 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①读准生字;②读好以下词语:茂腾腾、高粱、咝溜溜、衣衫、发狠、骤雨、急促、鼓点、旋风、流苏、瞳仁、燥热、恬静、困倦、亢奋、酸枣树、蓦然、搏击、震撼、烧灼、威逼、磅礴、元气淋漓、惊心动魄、战栗、叹为观止、蓬勃、戛然而止、渺远;③读好部分长句子。) 2.自学生字,在书本上描红,并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 3.给文章标上小节号。 4.理清课文脉络。 5.搜集关于“安塞腰鼓”的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进课文(5分钟) 了解“摇滚”和“劲舞”,初识安塞腰鼓。 学生自由回答,谈一谈观后感,可以从声响、画面等方面谈。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1.认读词语。 2.读好一部分长句子。 3.听课文录音,感受激昂的鼓声是多么震撼人心。 4.读好第6自然段。 5.读好15、16、17自然段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5分钟) 1.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2.理清文章脉络。 给课文分段。 3.(读时感情要炽热、饱满、声调要高亢激越,充分表达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之情。) 读好“好一个安塞腰鼓!” 第四板块:精读1~4小节,感受暴风雨前的宁静(8分钟) 【学习单】 ①自由朗读,思考本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好在什么地方? ②体会“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在哪里。 ③自学时间:5分钟。 1.本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好在什么地方? 2.(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3.齐读文章1~4小节。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2分钟)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同学们见过“摇滚”和“劲舞”吗?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滚和劲舞。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 1.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