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合作预习 说说你对本文题目的理解。☆ 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 ☆ 朗读全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把握好句子的节奏。 ☆ 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题 解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关于刘禅:刘备子,小名阿斗。刘备死后他继任蜀汉皇帝,昏庸无能,由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北伐军中,他逐渐信任宦官,朝政腐政。公元263年魏军攻成都,他出降,第二年举家迁洛阳,被封为安乐县公。由于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庸碌无张的皇帝,所以后世就把“阿斗”当做昏庸无能的人的代称。 1.盖追 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 陛下也。 2.若有 作奸犯科 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 论其刑赏,以昭陛下 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 内外异法也。 3.侍中侍郎 郭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 先帝简拔 以遗陛下。 4.愚以为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 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确定目标,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需要注意词义的词,读一读,记一记。 2、逐句逐段翻译全文,并概括文章每段的大意。 第1段通过对当时形势的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第2段从法度方面建议,执法必须严明公允,“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第3、4段从任人方面建议,主要为推荐贤人。 第5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劝谏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 第6段,自叙生平,表达感恩图报之情。 第7段表明“受命”以来的耿耿忠心,提出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第8段表达伐魏兴汉的坚定决心。 合作探究,文本理解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阅读第一段,思考:作者指出当时的形势如何?由此得出作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 3.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 4.阅读第三、四、五段,思考:作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这三段是怎样衔接起来的? 5.阅读第六、七段,思考:在表达方式上,这两段与上文有何不同?主要内容应怎样概括? 6.阅读第八段,概括主要内容。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两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第8段)明确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第四部分(第9段)表文的结束语。 质疑探究,师生互动 1、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提出的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最主要,为什么? 3、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 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4、作者以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作对比,意在说明什么? 5、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6、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 小 结 3、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 ⑴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⑵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 ⑶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返回 能否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强调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4、作者以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作对比,意在说明什么? 返回 5、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 返回 6、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