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316-1999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pdfVIP

QC T 316-1999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QC T 316—1999 前 言 本标准是对ZB /T T24 013—1990 《微型货车行车制动器总成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的 修订。在修订过程中,其主要内容与编排顺序与JASO C 441—77 标准等效。 本标准中的附录A 和附录B 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ZB /T T24 013—1990。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汽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长江、秦宝波、冯悦新。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 T 316—1999 eqv JASO C 441—77 代替 ZB/T T24 013—90 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台架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行车制动器疲劳强度的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的行车制动器。 2 试验设备及仪器 2.1 试验设备 2.1.1 试验设备为单扭臂或双扭臂疲劳式制动器试验台。 2.1.2 试验台的动力输入装置应满足制动器的制动力矩要求。 2.2 仪器及精度要求 2.2.1 指示和记录各种参数的仪器及仪表,其精度等级不低于2.5 级。 2.2.2 制动力矩控制误差为±5%。 3 试验条件 3.1 制动器应符合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 3.2 制动器在试验台上的安装应与装车状态相同,制动鼓 (盘)的旋转方向与汽车前进方向 一致。 3.3 制动力矩按下列公式计算。 3.3.1 货车、客车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3.3.2 轿车 式中:M ——每一个前轮的制动力矩,N ·m; f M ——每一个后轮的制动力矩,N ·m; r 2 a——制动减速度,m /s ; G——车辆最 总质量,kg; F ——前两轮制动力,N; f F ——后两轮制动力,N; r G ——车辆最 总质量时的前轴质量,kg; f G ——车辆最 总质量时的后轴质量,kg; r H——车辆最 总质量时的重心高度,m; L——车辆最 总质量时的轴距,m; r ——前轮滚动半径,m; f r ——后轮滚动半径,m。 r 3.4 制动次数,按设计要求。 3.5 制动持续时间为0.5s~2.5s。 4 试验方法 4.1 制动器安装在试验台上以前,应无异常现象,制动衬片 (衬块)上无油脂、涂料等其它 异物,制动鼓(盘)的摩擦表面应干净。 4.2 试验程序 4.2.1 试验前根据需要测量制动器各部位的有关尺寸,并做记录。 4.2.2 磨合 2 a)以相当于3.43m /s 减速度的制动力矩实施制动; 3 b)制动次数为5×10 次。当制动力矩稳定时,可减少磨合次数。 4.2.3 制动器的调整 制动器磨合后,按生产厂家设计要求调整制动间隙(不包括具有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制动 器)。 4.3 疲劳强度试验 2 4.3.1 以相当于5.88m/s 减速度的制动力矩实施制动。 4.3.2 在试验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制动管压,以保证制动力矩稳定。 5 试验设备及操作方法 5.1 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

文档评论(0)

chemcar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