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伟大成就和苏联模式形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联伟大成就和苏联模式形成

第三讲:社会主义苏联的伟大建设成就和苏联模式 一、社会主义苏联的伟大建设成就 1925年12月18日,联共十四大召开,宣布进入工业化建设时期。 斯大林多次强调“落后就要挨打”。 斯大林:工业化的核心和基础就是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年10月—1932年4月 建成大型工业企业:450个 国民收入增长1倍以上 工人工资增加130% 社会保障基金280% 1929年底消灭失业 1932年取消粮食配给制 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年——1937年8月 建成大型工业企业:1500个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体系建成 劳动生产率提高86% 工人工资增加88% 1933年取消工业品配给制 两个五年计划结束之后: 飞机、汽车、化工、轻型集中机械制造业全面建立起来; 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需求的0.9% 1940年,钢1800万吨、煤炭1.6亿吨 石油3100万吨、电483亿度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汽车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 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7倍。 1913年,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2.6%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世界10%,超过英、法、德,仅次于美,居世界第二位。 军事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当时的所有常规武器均可制造。 苏联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二战中的生产: 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 作战飞机109,000架 坦克130,000辆 火炮110,000门(不包括迫击炮) 迫击炮9,700门 子弹7,000,000,000发(70亿) 资料 历经了多年对苏联历史的否定,今天终 于合乎规律地在千百万人心中产生了一种意 识:不能否定苏联70年的历史。 ——《苏维埃国家史》蒙恰耶夫、乌斯季诺夫著,2002年版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模式从十月革命后就开始形成。 内战的影响(一) 白军主要活动地域:南方在黑海之滨及顿河(Don)流域,有不少沙皇及克伦斯基治下之高级将领,其部队以哥萨克骑兵为主;西伯利亚35000捷克战俘在途中发难,以后更陆续招引其他反共部队加入;白海沿岸,英军占领之处;波罗的海沿岸。三方面的白军防线可以连成一线,红军始终采取中央作战的方式。 内战的影响(二)   内战期间,有的政党在白军防线内组织反共政府;苏维埃政府除容许极少数他党人士公开只有宣传性质之活动外,已封禁其他党派。   列宁于1918年初召开宪法会议,选出的议员以反对党居多,可是刚一开会,即由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下令解散,理由为宪法会议“掩饰资产阶级的反革命”。 一.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十月革命后,列宁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国内战争的宣传画:战胜反动的白匪军和帝国主义干涉部队。 (1)战时共产主义 1918年3月,列宁实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主要内容:农村的余粮征集制、工业的普遍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取消商品生产、分配平均主义等 实际上,除去国内战争这个特殊原因,列宁当时也的确把它当作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尝试。 (2)战时共产主义的后果 这个政策只实施了两年多就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无偿征集余粮引起农民暴动。 到了1920年底,苏维埃经济就走到极为困难的境地。实践证明,这种直接过渡的思想和尝试是错误的。 列宁开始充分认识到:落后的社会基础条件及其所代表的“必然性” 是难以逾越、甚至不可逾越的。 (3)新经济政策(一) 1921年起,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确立自由贸易原则, 允许部分商品私人贸易, 把部分工业改为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运用价值规律和货币、信贷等手段调节经济。 (2)新经济政策(二) 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策略性退却。 列宁还认为,这种退却并不是暂时的,而“是非常慎重的、是从长远打算的”,预计至少实行25年。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考 1.客观估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发展阶段问题。 2.社会主义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3.用商品交易代替产品分配。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5.苏维埃应该乐于吸取西方资本主义的长处: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反对官僚主义。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式 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全国电气化。 社会主义 =苏维埃政权 + 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总和” 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1)斯大林的理论、实践与错误 1.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苏联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果; 但进而提出一国建成共产主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斯大林的理论与实践 1928年春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

文档评论(0)

151****19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