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到用--考点六语言表达得体.docxVIP

语言文字运到用--考点六语言表达得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文字运到用--考点六语言表达得体

考点六 语言表达得体 ——人分对象,境分场合,语分敬谦 [考点要求] 语言表达得体 E级 1.(2014·江苏)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B项“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中得体的能力。“得体”考点曾在江苏2009、2010年卷中考查过,不过,以单独形式且用选择题型考查,这是江苏卷的第一次。该题主要考查根据语言环境正确、得体地使用礼貌语言。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选项所用的礼貌用语很多,容量很大,因此难度稍大。如不细心辨析语境中的场合、对象,极有可能选错。 2.(2016·江苏)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答案 D 解析 D项中的“阑珊”的意思是将尽、将衰。“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指暮春时节,而后面却写了“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表明语境义的季节是初春,显然与所引诗句表达的暮春季节相矛盾,所引诗句不符合语境义。同时D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婉转凄苦故土情思,表达的是凄苦之情,而不是如该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情感方面也不符合。 试题评点 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得体,是江苏卷自主命题史上首次考查诗句运用的得体,也是第二次用选择题型来考查得体专项。很多考生认为该题型较新,一时难以适应,其实这种题型已出现在2016年《考试说明》样题和当年大市模拟题中。引用诗句要符合语境,要符合语境中的什么呢?要符合语境中的对象、时令、情感等因素。该题是从不合语境中的时令、情感角度考查的。 3.(2016·江苏)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  新笙歌里古衣冠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 绘声绘影巧合连环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  高山流水觅知音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  舞台虽小有机关 A.①古琴 ②评书 ③昆曲 ④木偶戏 B.①昆曲 ②评书 ③古琴 ④木偶戏 C.①古琴 ②木偶戏 ③昆曲 ④评书 D.①昆曲 ②木偶戏 ③古琴 ④评书 答案 B 解析 最易判断的是“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可以肯定是木偶戏。从“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一联中可知该联与古琴曲相关。这两联一经确定,就可以确定答案了。 试题评点 有人认为该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准确,因为题干中有“恰当”之类词。如从题干要求和考查目的看,对联要与演出专场相对应,这实际上是考查用语(对联)要适合对象、场合问题,仍是考查得体,只是与上面第2题的考查角度有别而已。题料选用对联,显得古色古香,传统文化味道浓郁。 1.江苏卷语言表达得体考点在命题上有何特点? 答案 (1)随着传统文化在高考中的比例加大,“得体”这个很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考点地位越来越重要。它以前在江苏卷中处于“潜水”状态,近三年终于“浮”出水面,漾出浪花。 (2)考查点放在了得体的核心要素——对象、场合、用语及情境上。 (3)题型有所创新。如果说2014年高考卷题型很传统,那么,2016年的两道题则创立了新题型,开创了得体考查的新境界,尤其是引用诗句符合语境题,很有生命力。 2.根据江苏卷得体题的命题特点,我们应如何复习“得体”考点呢? 答案 (1)加强语文积累,尤其是关于传统文化如古典诗句、对联方面知识的积累。因为该题题料多用古典文化方面,如对所用诗句不能准确理解,就很难答题。 (2)掌握“得体”的核心要求。 (3)针对题型攻关,如专门考查用语的,专门考查适用对象的,尤其是引用诗句符合语境题,要专“题”训练,找出命题特点,摸准答题技巧。 一、语言得体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得体,是指能够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具体说来,就是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目的

文档评论(0)

180****51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