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记叙文知识梳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记叙文阅读 文体知识梳理(建议背诵) 1.记叙文六要素 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作用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举例 《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 2.线索 时间线 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最后一课》是以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时间推移为线索。 地点线 以地点转换的顺序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转移为线索,先写“我”在百草园,再写“我”在三味书屋的生活。 人物线 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我的母亲》以回忆“我”的母亲在“我”童年时对“我”的教育为线索。 事件发展变化(明线) 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中以作者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情感变化发展(暗线) 以情感的变化发展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中便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暗线。 实物线 以某一件具体(或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2015北海《康熙字典》以康熙字典为线索。 3.人称 第一人称 定义:以“我”“我们”的角度展开记叙。 作用:①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②叙述亲切自然;③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举例:鲁迅的《藤野先生》,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第二人称 定义:用“你”“你们”的视角展开来叙述。 作用:①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②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便于抒情。 第三人称 定义: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作用:①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形式比较灵活自由。 举例:《皇帝的新装》中采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 4.记叙顺序 插叙 (2018) 定义:在顺叙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插入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叙述完接着顺叙中心事件。插叙的内容是一个片段,它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插叙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两个故事) 作用:①交代了……的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⑧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举例:《故乡》一文,写作者回到故乡见到的闰土,已经不再是他记忆中的少年闰土了,由此而插叙回忆起少年时他与闰土在一起的欢乐场景。 倒叙 定义: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是一条线索,只有一个故事) 作用: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③引出下文;④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举例:《背影》一文,从不相见到不能忘,引出对背影的回忆,而文章最后又回到现实。 顺叙 定义: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作用: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举例:《藤野先生》就是以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读来条理清晰。 5.常见修辞手法[统编教材涉及相关知识,表格中标注课本册别] 拟人 (7年3考) 【七上】 辨析: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①将物人格化,描写更形象;②表意丰富,表达生动而有趣。 答题规范: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举例: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突出了小山的可爱。(《济南的冬天》) 比喻 【七上】 辨析: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作用:①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②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让人易于理解、接受。 答题规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的情景(特点),抒发(或烘托)了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举例: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排比(2017)【七下】 辨析: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 作用:①句式整齐,增强气势;②便于抒情,更有气魄。 答题规范: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有力地写出了……的特点。 举例:“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描写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春》) 夸张 【八上】 辨析:对客观的人、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做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写。 作用:①烘托气氛、加强渲染;②引起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题规范: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