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文言实词复习教案
学习重点
1.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通假现象。
2.学习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每年必考。《考试说明》在这一考点的表述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考查的实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并且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一类。二是要弄清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确定该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一、古今异义词
学习文言文,要特别留心古今“微殊”的词语,它们常常是命题的重点,这类词的演变情况是:
词义扩大。
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
“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
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贾谊《过秦论》
“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
词义转移。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词义弱化。
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
“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词义强化。
如: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史记 刺客列传》
“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
感情色彩的变化。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无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名称说法的改变。
如“日”改成了“太阳”,“目”说成了“眼睛”,“辛”改成了“辣”,“寡”改成了“少”。
二、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实词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把握一词多义就要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界,引申义为旁边,如“河畔”“桥畔”,“畔”与“叛”同音,又可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蚓无爪牙之利”本义是爪牙,其现在的比喻义为得力的帮凶和武士,并没有贬义。如: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再如:下面各句中的“引”字就有各自的使用意义。
君子引而不发 拉开弓(本义)
左右欲引相如去 拉、牵挽
引颈就戮 伸长、延长
引佩刀自出 抽出、拉出
复夜引兵出门 率领、带领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后退、退却
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引、延期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抛砖引玉 招引
妻乃引刀趋车而言曰
引喻失义 引用
一词虽然出现多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只能有一个意思,这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确定了。
三、根据字音推断词义,掌握常用通假字
解读文言实词,通假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假的原则是“音同”或“音近”。因此,在一个句子中如果遇上不会翻译的“障碍字”,不妨联系上下文,根据音同音近而相通的现象大胆推断,只要在具体语境中能够讲通,则有可能就是通假字。如: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鸿门宴》)
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劝学》)
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积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2006年全国高考第8题)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鸿门宴》中的“善”友善、交好,“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
齐人未附 附——归附、归顺。
齐人追亡逐北 北——败北,指败逃者。
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
古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同义,都是“被”的意思。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
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
即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的有关词语的含义来推断,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 殚、竭:尽(虑: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宿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GBT 35694-2017 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pdf
- DB41T 2312-202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施工规范.pdf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胃肠道肿瘤的基因检测与个体化治疗.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素质测评B卷(含答案).pdf VIP
- 《道路深层病害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规范》DB41 T2525-2023.doc VIP
- 中国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2) .pdf
- 2021届广东省华师附属高级中学(广州总校)三下学期5月综合测试(三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无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