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环境复习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宇宙环境复习要点

PAGE 2006年高考文科综合自然地理部分教学要点(压缩版) 地图 方向 常规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两点AB之间判断 指向标。根据指向标确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经纬网地图 A低纬——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中纬——顺着经纬线 确定方向,顺着经线(子午线)确定南北方向,顺着纬线确定东西方向 C高纬——极地地图 北极地图,先从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确定北极点,确定南北方向。 再从两点之间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确定东西方向。 比例尺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等高线地形图 等值线:等温线:温度变化。等压线:气压变化。等降水线:降水变化 等值线弯曲方向、结果 等高线地形的判断 1、山顶: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大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心数值小 3、陡坡:等高线相对密集4、缓坡:等高线相对稀疏 5、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弯曲,高于周围,形成分水岭。 6、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弯曲,低于周围,形成汇水区。 7、陡崖:等高线突然断裂,断裂后延续成差值很大的等高线 断层、陡崖下为断层线,地下水丰富 8、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的部分 宇宙环境 人类认识的宇宙 天体系统 形成: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成 从小到大: 1、地月系(最近)——行星系2、太阳系——恒星系 3、银河系——河外星系4、总星系 天体: 1、主要天体: 恒星——星云(相互转化) 2、恒星世界的天体: 恒星:发可见光、炽热、相对位置不变 行星:不发光、温度低、相对位置运动、以近似于正圆的椭圆轨道绕恒星运转(近日点与远日点差距不大) 彗星:很扁长的椭圆轨道绕恒星运转、不发光、温度低、相对位置运动 卫星:绕行星运转、不发光、温度低、相对位置运动、 流星体、流星群、流星现象、陨星 星际物质 宇宙中的地球: 一颗普通行星:其质量、体积、平均密度、运动等并不特殊 (2)又是一特殊行星:存在生命 (3)存在生命的原因: ①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地球附近行星际空间的安全 ② 内因:日地距离适中,自转的周期适中——适宜温度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存在液态的水 日地关系: 太阳辐射形式——一组电磁波; 宇宙射线:X/Y,存在于太空,影响人类宇宙航天事业。波长最短。 紫外线:少量到达地球,对人类、生物生长有利。波长较短。 可见光:紫、蓝、青、绿、黄、橙、红(波长由短到长)波长较短。短波辐射。 红外线:波长较长。长波辐射。 无线电波:波长较长。长波辐射。 (短波、中波、长波) 能量来源——核聚变 。4个氢(燃料)——1个氦(废料) 对地球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提供能源 太阳大气活动:(周期11年) 类型:黑子(光球)——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色球)——太阳活动激烈的显示 ②对地球影响:耀斑——对电离层——电磁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 黑子——对地磁场——带电粒子流干扰对地磁场,产生“磁暴” 地球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 自转 公转 定义 绕轴 绕日:近日点。远日点 方向 自西向东。两点之间。经度差别 自西向东 速度 极点为零。不同纬度 角速度各地相等(固体) 线速度各地不等——纬度低,高空,线速度大 不同时间 角速度、线速度 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周期 恒星日360度 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生活) 大于360度、 24小时 恒星年 真正周期 回归年 365天5小时48分46秒 (闰年)2月29天 特征 地轴、极点、赤道、经线 360度 0度经线(伦敦)、180度、划分东西经度。西经20度、东经160度划分东西半球 纬线、纬度: 180度。0度(赤道)、90度(极点)、30、60——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回归线23度26分,极圈66度34分 黄道:地球公转轨道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黄赤交角:23°26。决定回归线(决定热带) 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3 4。决定极圈(决定寒带)互为余角 黄赤交角扩大(30)热带扩大温带缩小地轴与黄道面交角缩小(60)寒带扩大 地轴空间指向不变 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移动(夏至6、22,直射北回归线、冬至12、22直射南回归线、春分3、21直射赤道、 秋分9、23直射赤道) (2)黄赤交角:大小保持不变。 二、地球的自转运动: 1.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3.自转周期:(1)恒星日:自转一周360°,需时23时56分4秒。 (2)太阳日:自转一周360°,需时24时。 4.自转速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