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夔暗香
[标签:标题]
篇一:暗香读书笔记
红萼无言耿相忆
姜夔的词我是极喜爱的。记得张炎《词源》里曾用“清空”来评价他的词,并且用了一
个十分飘逸的比喻,“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这孤云在天空中去留无迹的情景是多么散朗
飘逸。又有人评其词曰“一洗华靡,独标清绮,如瘦石孤花,清笙幽磬”,两种评价都颇能道
出姜夔词的独特个性。相传姜夔本人非常清瘦,气貌若不胜衣,远望有似神仙般飘逸。这令
我联想起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
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来同样给人以轻灵飘逸的感觉。私意以为,虽然徐诗的名气要大
些,可是并不耐深绎,它缺少古典诗词那样精纯的字句和协畅的音律。姜夔词醇雅的格调,
优美的境界,读来能给人以多么迥出流俗的审美感受啊!我现在不得不使用这样抒情的并且
带有感叹号的句子来表达我对姜夔词的热爱。 这首《暗香》就集中代表了他的风格。姜夔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
踪,但都和词的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我记得清代的著名词学家曾经嘲笑姜词的这些小序,说
是“苦与词复”,“白石好为小序,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观,味同嚼蜡矣。”当时我看
了这些觉得十分诧异。白石词意清空,如同暗夜中幽独开放的花朵,词笔十分空灵疏荡,又
擅空际转身之法,而这些小序写的都是实实在在作词的缘起,两相比较,一虚一实,真是不
知道重复在什么地方了。可知批评家对于原创的作品总是有些吹毛求疵的。这首小词,从题
序看,当是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
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同为当时著名诗人的范成大雅好梅花,买园种梅,白石投主人之雅
好,驰骋才华,于是有了这首词意绝美的《暗香》。 眼前的景象又唤起了往昔的回忆。那旧时的月色,又是这样幽冷地照着,好像一件怀旧
的衣裳穿在我身上。旧日的情事多么美好,让人遐想无边。那时候,梅边月下,笛声悠扬,
又唤起如玉的佳人,无论天气有多么寒冷,我们都要犯寒摘取梅花。试想那花光人影,交相
融会,多美妙的情致境界。唯有诗人才能用这样美妙的画面擦亮我们的眼睛。可是如今啊,
而今我已经像何逊那样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读到这里
忽然觉得笔锋顿宕,由昔日之欢瞬间跌入了迟暮衰飒的眼前。盛时难驻,繁华不永,无论是
古是今,境况都是完全一样的,永远带给人不尽的嗟叹。北宋著名的词人贺铸曾写有“玉人
和月摘梅花”的句子,这月下折枝的意境,约略是有些相似的。可是哪里有姜夔这种深沉的
盛衰变幻的深沉感慨呢?就这样在清冷的月光下坐着,往事依稀,从前也是才华妍妙的人,
写出了多少馨逸的诗句。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往事,唯有这竹子以外疏落的花朵,她若有若
无的香气,远远地被风吹过来。飘到了华美的筵席上,真是令我万分惊讶啊。主人是热情好客的,如今又见到这清幽美雅的梅花,不免引动诗兴,于是作词一首来答
谢主人。对于那个时候的文人墨客来说,才华就意味着一切,一支妙笔就能赢得尊敬和声名。
想江南水乡,那里正是一片寂静。和梦中之人相隔遥远,流年暗换,我想要远寄梅花寄托殷
勤相思之意,可路途遥远,音信乖隔。夜晚一场大雪又覆盖了大地,那积雪早已将路途遮盖。
姜夔另有词云:“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人间相思最是禁不住这久别之苦,时间愈是久长,在长久的陌生中人的感情似乎也遂类冥顽
了。姜夔词每每被人误会为“有格无情”,意谓其词虽是高格响调,但情感上似乎并非执着深
情之人。可我以为并非如此,词人的情感方式是极其内敛的,好像大海,看上去风平浪静,
可是谁能看见平静波浪下汹涌的波涛呢?对于时光、生命中一再的别离,词人笔下写来,读
来似乎都别有隐情,一切都有万不得已的情愫包含在其中。清末著名词人况周颐也说:“吾听
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
写吾心,即吾词也。”于是我愈发坚定地认为,姜夔是深得词心之人。他的风格只可以学习和
模仿,但却永远也不能被另外的人重复。在这华美的筵席上,面对热情的主人,词人缓缓举
起了翠玉的酒杯,而眼泪却偏偏容易在这个时候落下。面对这红色的花蕾,回忆使人变得沉
默。长记曾经携手游赏之地,我们曾经像一对天真的儿童那样看到西湖边大片的梅林,红色
的花朵在空气中洁净地绽放。湖水是那样澄澈,好像新生的一样。而转瞬间就要零落成泥,
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日才能重新见到梅花的幽丽? 此时此刻,我终于借着文字完成了对于姜夔梅花的想象和对这首词的诗意阐释。最最令
我激动的,就是那红色的花瓣在风中飘散的过程。那是生命最后一次的舞蹈,既触目,又惊
心,既凄凉,又是极其美丽 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