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密★开考前
2012年7月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50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考生条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题3分。
1.病毒、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
A.核糖体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核酸
2.肽键是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肽键的是
A.-NH-CO- B.-NH2
C.-NH-OH D.-CO-NH2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需改变物镜放大倍数,则需要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光圈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粗准焦螺旋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还原性糖时常用的试剂分别是
A.苏丹Ⅲ染液、斐林试剂
B.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
C.双缩脲试剂、碘液
D.碘液、双缩脲试剂
5.图示中a、b分别表示两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代表物质运输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以a方式进入细胞
B.甘油以b方式进入细胞
C.O2以b方式进入细胞
D.氨基酸以b方式进入细胞
6.分别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红细胞浸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两种细胞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前者会吸水胀破,后者会发生质壁分离
C.前者会吸水适度膨胀,后者会吸水胀破
D.前者会发生质壁分离,后者会吸水胀破
7.右图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细胞是植物细胞
B.结构7是内质网
C.结构8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D.结构5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8.生物体中直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ATP D.蛋白质
9.在植物细胞的研究中有时需要去掉细胞壁,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下列哪种物质可以用于去掉细胞壁
A.蛋白酶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脂肪酶
10.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2N=4)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其中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1.由于贵州气候及地理特点,在作物生长的季节里往往降雨过多,低洼处由于经常积水,使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积水过多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12.右图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滤纸条上最上面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A.橙黄色
B.黄色
C.黄绿色
D.蓝绿色
13.离体的植物细胞或组织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培养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此过程未发生的是
A.细胞生长 B.受精作用
C.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
14.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正确的制片流程是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5.在“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属于
A.自变量 B.无关变量 C.因变量 D.对照变量
16.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特征
A.细胞内水分增加 B.细胞呼吸减弱
C.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D.细胞染色质固缩
17.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核辐射可诱发人体的细胞癌变,关于癌变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能无限增殖 B.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C.易扩散转移 D.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18.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的高茎和黄豆的矮茎 B.兔的长毛和短毛
C.人的身高和色盲 D.羊的黑毛和卷毛
19.小麦的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感锈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矮杆易感锈病的品种与一个纯合高杆抗锈病的品种杂交,F2中出现矮杆抗锈病且稳定遗传类型的比例为
A.l/8 B.l/16 C.3/16 D.
20.孟德尔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