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同概念的“木”与“树”在形象上的差别是什么呢? 重点研读课文4—6段,尽量选用文中的关键词,四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下列表格,归纳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方法提示:抓住每一段的关键词句 作者要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那么课文的前3段在写什么? 速读1—3段,思考它在全文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理清全文思路。 就像“木”和“水”一样,还有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走近作者 指盛唐时期雄壮浑厚的诗歌特征 指少年人特有的一种单纯自信、朝气蓬勃、勇于开创的精神。 指关心百姓疾苦的济世之情,是匹夫的责任和赤子的忠心。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人形成的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 一、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试着勾画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子和关键词,想一想,本文要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袅袅 niǎo — 灼灼 zhuó — 寒砧 zhēn — 亭皋 gāo — 萧萧 —— 疏朗 —— 窸窣 xī sū— 冉冉 —— 缠绵 —— 绵密 —— 迢远 tiáo — 相去无几—— 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明亮鲜艳的样子。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 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稀疏透明、通透明亮。 象声词。此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拟人法 柔和紧密的样子。 遥远。 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与含义 本文要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第7段: “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二、合作探究 场合 外形 树(叶) (落) 木(叶) 联想 意味 质感 颜色 意象 春夏之交 秋风叶落 脱尽叶子 枝叶繁茂 绿(叶) 褐绿 (干) 干燥 饱含水分 空阔疏朗 饱满绵密 离人的叹息 游子的漂泊 清秋的性格 密密层层 浓阴满地 枯黄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___的问题。 发现问题(1—3) 分析问题 (4—6)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 (7)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现 象 “木叶” 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请同学们回忆学过或读过的有关“水”的诗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要求: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首诗是诗人在------的场合(环境)下,运用了------的形象,-----含有----------------的因素(意味),这是------的一个艺术特征,诗人通过它表达了--------------- 感情(思想、心境)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友人的场合(环境)下,运用了水的形象,水含有浩瀚无边,绵绵不绝的因素(意味),这是水的一个艺术特征,诗人通过它表达了依依惜别,恋恋不舍感情(思想、心境)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小注:此词作于杨慎谪戍云南之时,杨慎违帝意谪戍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这首诗是诗人在------的场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