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的能量转换-长沙医学院
长 沙 医 学 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细胞生物学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授课教师
黄秋霞
所属系(部)
基础医学系
所属教研室
生物技术
职 称
助教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第 次课
授课时数
5
授课班级
生物技术 专业(本科) 级 班
教学课型
理论课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成分及其功能;电子载体;ATP形成机制--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光合电子传递链,电子载体组成成员;光合磷酸化的概念;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其特点;
2.熟悉
ATP形成机制假说;光合作用ATP生成机制;光合碳同化过程;导肽的概念
3.了解
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ATP合酶的结构;质子转移与质子驱动力的形成;线粒体相关疾病;叶绿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形状、大小和数量分布;光系统I和光系统II的组成特点;光合作用ATP生成机制;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导肽的特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值与起源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掌握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难点:氧化磷酸化机制,电子传递链、Q循环;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组成和机制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启发式√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其他□
教学手段(请打√选择):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内容:
引入:
上节课主动运输的总结(钠钾泵为例)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那么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呢?细胞中哪些结构与能量的生成有关呢?
提问学生:你所知道的能量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研究的发展史
显微镜下观察——命名——提取——功能研究——线粒体医学
(一)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
1、形态:大多数细胞中,最常见的是呈线状或颗粒状,比如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活的成纤维细胞时,既可看到线状的,又可看到颗粒状的
2、大小:随细胞类型不同而各异。一般直径0.5~1.0um,长2~3um,有的线粒体较大,直径2~3um,长达7~10um,被称为“巨大线粒体”,常见于一些骨髓肌细胞中
3、数目:与细胞的生理状态有关。心肌、肝脏细胞,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中需能较多,线粒体的数目也就较多。在细胞中线粒体经常分布在需能较多的区域,例如在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中,它们被包围在糙面内质网中
(二)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外膜
外膜是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膜,外膜的特点是:通透性较大,含酶蛋白较少。
2、内膜
(1)通透性小,含酶Pr较多,大量的心磷脂造成了内膜的通透屏障,使H+、ATP丙酮酸不能透过内膜。(2)内膜内陷褶叠成脊,(3)内膜上有许多基粒(带柄的小球——ATP合成酶)
3、膜间隙
间隙中含有许多可溶性酶和底物。
4、基质
基质是内膜所包围的空间,充满蛋白胶状物,包括有 ①TCA环、脂肪酸、丙酮酸氧化酶类;②线粒体DNA;③线粒体核糖体;④RNA、DNA酶等。
5、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线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 1)蛋白质,蛋白质占65%
2)脂类,脂类占35%。
二、线粒体的功能
(一)线粒体中的氧化代谢
1、三大营养物质最终代谢终途径——TCA循环
2、氧化磷酸化
(二)电子传递链与电子传递
1、概念:呼吸链――由氧化磷酸化蛋白复合物组成的电子传递链。Green等人发现呼吸链由4种(组分Ⅰ、Ⅱ、Ⅲ、Ⅳ)蛋白复合物及2种(CoQ、CytC)流动传递体组成。这些组分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电子按照该顺序进行传递,就形成了电子传递链。
2、电子载体
(1)黄素蛋白:
结构特点:含FMN或FAD的蛋白,。黄素相关的脱氢酶类有:以FMN为辅基的NADH脱氢酶。以FAD为辅基的琥珀酸脱氢酶。
电子传递特点:可接受2个电子2个质子
(2)细胞色素
结构特点:分子中含有血红素铁,以共价形式与蛋白结合,
电子传递特点:通Fe3+、Fe2+形式变化传递电子,呼吸链中有5类,即:细胞色素a、a3、b、c、c1,其中a、a3含有铜原子
(3)泛醌
是脂溶性小分子量醌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有3种氧化还原形式,即:氧化型醌Q,还原型氢醌(QH2)和介于两者之者的自由基半醌(QH)
(4)铁硫蛋白
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