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性土液化特性与机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砾性土液化特性与机理

第 38 卷 第 7 期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Vol.38 No.7 2016 年 .7 月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July 2016 DOI :10.11779/CJGE201607001 砾性土液化特性与机理 曹振中,刘荟达,袁晓铭*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2008 年汶川地震之前,全球历史地震中砾性土液化实例不足 10 例,远远少于砂土液化的数量和规模,实际地 震中砾性土液化的发生较为罕见,必然存在较为严格的发生条件,在土性条件、地震荷载、埋藏条件等均满足时才有 可能发生。以2008 年汶川地震大量砾性土液化为背景,详细分析了砾性土液化实例的水文与工程地质条件、渗透性能 与排水边界条件,选取了典型砾性土液化场地并人工探坑获取砾性土试样,开展了试样直径为 150 mm 的动三轴和振动 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橡皮膜嵌入效应可以忽略或者进行有效消除后,相同相对密实度下砾性土、砂土的抗液化 强度较为接近;②采用 Seed 等的孔压计算模型,随着动应力水平的逐渐增大,归一化的砾性土残余孔压比向上突起, 增长模型趋向于 A 型曲线;③全球其他历史地震和 2008 年汶川地震砾性土液化实例中,基本上存在砾性土渗透系数较 低或者排水边界条件受阻的情况;④砾性土符合无黏性散粒土体 (包括砂土)发生液化的一般机理解释,但是,砾性 土产生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下降的现象,需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①振动作用足以使砾性土的结构发生破坏而 振密或土颗粒压碎,产生的剪应变只有大于门槛剪应变时 (约 0.02% ),孔压才会进一步发展,剪应变只有大于一定程 度时 (约 0.1% ),孔压才有可能迅速增长直至达到上覆压力;②只有在不排水条件或排水通道不畅通的条件下,砾性 土场地才有可能发生液化。 关键词:砾性土液化;抗液化强度;孔压模型;排水条件;机理 中图分类号:TU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548(2016)07 –1165 –10 作者简介:曹振中(1982 – ) ,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方面的研究。E-mail: iemczz@163.com 。 Liquef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gravelly soils CAO Zhen-zhong, LIU Hui-da, YUAN Xiao-ming (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 Liquefaction of gravelly soils is an unusual phenomenon during earthquake. Not more than 10 case histories are reported befor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occurrence of gravelly soils has to meet strict conditions, including property of soils, in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