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安全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氧化剂 实验室常见强氧化剂包括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叔丁醇、 双氧水、过氧乙酸、高锰酸钾。 双氧水以及有机过氧酸是实验室常用化学品,易爆炸,反应完后可以加亚硫酸钠或者硫代硫酸钠淬灭,严禁直接干燥及蒸干双氧水! (10)氢化催化剂 Pd/C,Raney Ni不同种类,制备时间长短活性差异很大;过滤时不能抽干,最好不用滤纸,易燃烧! 平时最好加无水乙醇保存,不能直接晾干,不能烘烤! (11)破碎的玻璃仪器是潜在的危险 破损玻璃仪器不经处理,尽量不要使用! 装温度计,冷凝管装水管 (12)性质不明确的东西 抗肿瘤化合物很多是细胞毒性化合物; 生物碱大多具有强烈毒性,皮肤也可以吸收,少量即可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装柱子使用的硅胶如果吸入肺中,不能代谢,致癌? 安全教育的目的: 防患于未然 如何做: 主动学习安全知识,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好防护措施,学习各种事故处理方法! 麻痹大意是最大的敌人 反应规模,温度…(实例) 搬迁中被实验室遗弃的金属钠 使用过的金属钠丝要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你把方便留给了自己,危险转嫁给了别人 被爆炸冲击波压平的铝锅(油浴) 爆炸后,通风柜防爆玻璃门被碎玻璃击穿的小孔,分液漏斗被击碎 通风橱的玻璃门起到了良好的防爆作用 走廊上的鲜血!!! 希望大家: 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规范!小心操作,不要认为经验很足,不会出事,记住,河里面淹死的就是那些会游泳的! 炭疽病毒 美国恐怖分子 * 我的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首先要强调的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以上讲了很多危险的可能,安全教育的目的;正面说明 祝大家在安全的前提下实验取得更多好的结果! 项目3-5 化学实验安全教育 1.2001年5月20日,江苏省石油化工学院化工楼一实验室发生火灾,烧毁了该实验室全部设备。 2.2001年11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5号楼三楼化工研究所的一个化工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二人重伤,三人轻伤,其中一人生命垂危。 一、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 3.2002年9月24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栋理化实验室,由于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火灾,造成整栋大楼烧毁,所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4.2003年1月19日,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室发生化学原料爆炸,该实验室堆放着很多研究用的化学原料,爆炸可能是因电线短路引起的。 5.2003年6月12日,北京化工大学一实验室突然发生猛烈爆炸,爆炸事故中共造成3名教师受伤。 6.2004年8月24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突发大火,两间实验室中全是实验用的器材及化学试剂和液氯气罐等易爆品,大火烧掉了两间实验室及其中物品。 7.2004年10月16日,长沙理工大学的实验室发生火灾,该实验室里的化学物品全部被烧毁,所幸隔壁其他实验室没有受到影响。 9. 1 封管事故 二、实验室常见事故类型 某高校化学实验室的李某在进行时,往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硫酸亚铁1g ,原料4g,加热温度160℃。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封管突然发生爆炸,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当事人额头受伤,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产生较大的压力,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 2 盐酸气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室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此时正值王某俯身紧固螺丝,来不及躲闪,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将其灼伤。 事故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棚内温度超过40℃,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经验教训: 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扩大了受伤部位。 3 误操作事故 2007年8月9日晚8时许,某高校实验室李某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没有仔细核对,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约过了一分钟,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李某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李某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士后请教解决方法,即发生了爆炸,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实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