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船用燃料油-E航海信息支持服务系统
船用燃料油
Marine fuel oils
(ISO 8217:2010(E),Petroleum products—Fuels(class F)—Specifications of marine
fuels,MOD)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分类和代号
4 要求和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
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7 安全
8 精密度和试验结果说明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物产品和脂肪酸甲酯(FAMEs)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有害物质
附录C(资料性附录)硫含量
附录D(资料性附录)硫化氢
附录E(资料性附录)比能(热值)
附录F(资料性附录)残渣船舶燃料的着火性
附录G(资料性附录)闪点
附录H(资料性附录)酸性
附录I(资料性附录)钠和钒
附录J(资料性附录)催化剂粉末
附录K(资料性附录)使用过的润滑油
附录L(资料性附录)精密度和实验结果说明
附录M(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GB/T 17411-1998的主要变化
附录N(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与ISO 8217:2010(E)章条编号对照和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参考文献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7411-1998《船用燃料油》。本标准与GB/T 17411-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详
见附录M):
a)馏分燃料油(4种)的变化:
——增加的DMZ类规定了40 ℃黏度最小值
限制,除此之外其他性能等同DMA类(见表1);
——对原标准的DMC类进行了修订,移至表2作为RMA10(见表2, 1998年版的表1);
——增加了硫化氢、酸值、氧化稳定性和润滑性(适用于硫含量低于500 mg/kg的燃料)要求(见表
1);
——DMA类的最小黏度要求由
- 1 -
提高到
(见表1);
——DMB类增加了最小黏度
的要求;硫含量质量分数最大值由2.0%改为1.50%(见表1);
——十六烷值指标改为十六烷指数(见表1)。
b)残渣燃料油(6种)的变化:
——黏度基准温度由100 ℃改为50℃(见表2);
——品种由10类减少到6类,删除了RMC、RMF、RMH和RML种类(见表2);
——RMG和RMK增加了黏度等级(见表2);
——水含量体积分数最大值由1.0%改为0.5%,增加脚注“水分超过0.5%的应与需方协商并经用户认可
,但最高不大于1.0%。”(见表2);
——硫含量质量分数:RMD由原标准的不大于4.0%修改为3.5%,RME、RMG和RMK类由5.0%修改为3.5%(见
表2);
——加严了多类产品的灰分限制(见表2);
——加严了钒、铝+硅含量的限制(见表2);
——增加了含有使用过的润滑油(ULO)的检测项目(见表2);
——增加了检验规则和安全章节(见5、6和7章)。
c)资料性附录的变化:
——附录的总数发生了变化;
——删除了前一版中附录C给出的黏度换算、附录F给出的参考文献、附录G给出的ISO 4264: 1995译文
、附录H给出的ISO 10307-1:1993译文、附录I给出的ISO 10307-2:1993译文、附录J给出的ISO
10478:1994译文;
——本标准修改了关于比能的论述,增加了馏分燃料油总比能方程式(见附录E,1998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10个新的附录:
——附录A 生物产品和脂肪酸甲酯(FAMEs);
——附录B 有害物质;
——附录C 硫含量;
——附录D 硫化氢;
——附录H 酸性;
——附录J 钠和钒;
——附录K 使用过的润滑油;
——附录L 精密度和试验结果说明;
——附录M 本标准与GB/T 17411-1998的主要变化;
——附录N 本标准与ISO 8217:2010(E)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d)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8217:2010(E)《石油产品燃料(F类) 船用燃料规格》(英文
版)。
本标准与ISO 82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