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件名称: [槫[tuan]]:架在两榀屋架顶部承受椽与屋面荷载的构件(又称檩或称桁[heng])。? [阑额]:位于柱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南北朝以前置于柱顶,隋唐以后移到柱间;可两根叠用,下面的叫由额,其间用由额垫板。 ? [斗栱]: 斗是斗形的木垫块, 栱是弓形的短木。 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挑头上(栱端)架升。升上架同一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栱,或由向下斜出的昂组成。 ? 位置:用于柱顶、额枋、屋檐和构架间, 作用: 1、将屋面荷载经斗栱传递到柱上。 2、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 依其具体位置称作: 柱头铺作(位于平身柱头) 转角铺作(位于转角柱头) 补间铺作(位于柱间) [计心造与偷心造]:在斗栱(华栱、昂)的跳头上有与之垂直的横栱和枋为“计心造”,没有的为“偷心造”。 [华栱]:在斗上向内、外挑出的栱称为“华栱”。 [令栱]:与华栱垂直的栱称横栱,最外一挑华栱头上的横栱称“令栱”。 [杪[miao]]:华栱出挑称“杪”,有“单杪”、“双杪”的说法。 [袱[fu]]:较大的横木称“袱”;一般屋架上与屋脊成正交的称“袱”,在地下的两个方向的都有称“袱”的,装板墙的上下边框也称“袱”。 [枋]:截面一般比袱小,作为联系构件,不考虑其受力情况,并随受力构件而设,中间以垫板相隔。? [露明造、草架、彻上露明造]:在室内见到部分屋顶的构件称“露明造”;被天花遮挡住的部分称“草架”;若没有天花板,屋架完全暴露的称“彻上露明造”。? [驼峰]:形如骆驼的背,用于露明架中,配合斗栱承托梁袱之用。 [人字叉手]:支撑脊抟的两根斜木;一般在脊蜀柱两侧,唐之前有些只用人字叉手而不用蜀柱。 [柱的生起]:明间二柱不升,其余则每出一间,升高二寸。? [柱的侧脚]为加强屋架整体的向心和稳定,内外柱都稍向中心倾斜;角柱轴线偏柱高的0.8%,前后檐柱轴线偏柱高的1%。 ? [梭柱]:在柱上端1/3处收杀。使柱顶与斗底相合,柱肩梭成圆弧形。 ? [昂]:斗栱斜向设置(与屋面平行)的杆件为“昂”,下昂的作用是在出挑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出挑高度。? [批竹昂]:自斗外斜杀至尖者,其昂面平直 3.塔: 1)唐单层塔 僧尼墓塔为主,平面方形居多。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 建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八角形平面; 立面:南面为拱门,北面是铭石, 东西两侧是假门,另四面为砖雕直棂窗, 转角:五边形倚柱,下无础,柱头有阑额,无普拍枋柱头铺作一斗三升,补间铺作为曲脚人字栱, 塔下部:高大台基上砌一层低矮的须弥座; 塔刹:有须弥座、山花蕉叶、仰莲、复钵等; 总高9米多 名词解释: 普拍枋:位于阑额之上,承托斗栱的构件,断面为3:2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细部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顶部 [山西平顺县海会院明慧大师塔]: 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 雕石方形单层塔 方形基座上有一单层须弥座,上为单层塔身,墙面、屋檐、屋顶雕刻精细; 塔顶是全石雕的塔刹。 2)多层塔: 平面多为方形平面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 ——我国楼阁式砖塔最早的一例 始建于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大和二年(公元828年)重修。 平面方形,砖砌五层楼阁式塔,高21米; 收分较大,形态稳固,塔身平素;砖砌拱门,塔下台基低矮; 只一层有塔室,二层以上石砌墓塔; 叠涩出檐 塔刹为后世重修,原形无考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腰檐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上部 [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 (公元684年~707年)建成。 平面方形,底层每边11.38米, 为15层砖构密檐塔,高约46米(今余13层,残高43.3米). 立面上部呈流流畅、圆和的外轮廓线。 叠涩出檐,檐口呈内凹曲线。 [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 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建于唐长安城内晋昌坊慈恩寺内, 原为五层土心砖塔,高180尺, 于武周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拆建,改为七层楼阁式砖塔,高64米,平面方形, 每层向内显著收分,形如方锥,非常稳固。 明朝时曾包砌底层外墙,唐代外形有所改变。 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远景(由寺内向外看) 2.实例: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佛光寺大殿 ——现存唐代佛教殿堂中较完整的两处 1)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 木构架建筑 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的小殿 广、深均为三间,面积11.62x9.67平方米 正面明间开门,次间直棂窗, 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双杪, 单檐歇山顶,屋檐平缓; 室内彻上露明造; 殿前有月台, 基本是原物,有唐塑18尊。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平面 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