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与丙酸比对体外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发酵模式和-动物营养学报.PDF

乙酸与丙酸比对体外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发酵模式和-动物营养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酸与丙酸比对体外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发酵模式和-动物营养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12):21292135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1.12.013 乙酸与丙酸比对体外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 发酵模式和微生物群体多样性的影响 1 2 2 2 2 尹召华  王梦芝  王洪荣  张 洁  喻礼怀 (1.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扬州 225009;2.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扬州 225009)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乙酸与丙酸比(乙/丙)对体外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发酵模式及微生物群 体多样性的影响。试验以4头瘤胃瘘管山羊提供瘤胃液,设4个处理,培养底物乙/丙分别为 30∶70、50∶50、70∶30和100∶0。测定培养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的变化,并通过单链构象多态 性(SSCP)图谱检测细菌和原虫的群体多样性。结果表明:培养液乙酸浓度以100∶0组最高,显 著高于其他3组(P<0.05),50∶50组最低;丙酸浓度以30∶70组最高,显著高于50∶50和70∶30 组(P<0.05);丁酸的浓度30∶70组显著高于70∶30组(P<0.05);各组培养液乙/丙均接近3∶1, 30∶70组显著低于70∶30和100∶0组(P<0.05)。细菌SSCP图谱显示,50∶50组条带数最多, 100∶0组条带数最少;原虫的SSCP图谱以100∶0组条带数最多,30∶70组条带数最少。细菌、原 虫的SSCP图谱皆以50∶50和70∶30组图谱间相似性指数为高。总之,乙/丙对培养液挥发性脂 肪酸模式、细菌或原虫的群体多样性都存在影响。 关键词:瘤胃;细菌;原虫;乙酸、丙酸比;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2011)12212907 [1]   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消化生理中至关重 的选择性 ,乙/丙也会影响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要。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被微生物降解 以及不同区系瘤胃微生物(细菌、原虫等)的群体 [2] 为挥发性脂肪酸(VFA),VFA可提供机体可消化 结构,进而影响整个机体的消化与营养代谢 。 [1] 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通过体外培养研究乙/丙 能的70%~80% 。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 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等。乙酸、丙酸 影响瘤胃微生物VFA发酵模式以及原虫、细菌群 和丁酸约占瘤胃发酵VFA总产量的95%,也是机 体多样性的报道。为此,本研究设置4种乙/丙进 体代谢最为重要的几种VFA。丁酸在瘤胃液中含 行人工模拟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旨在研究瘤胃液 量相对较低(10%左右),而且可由乙酸转化;乙酸 乙/丙对微生物发酵模式及群体多样性的影响,以 和丙酸是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的两大主要有机 期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营养代谢调控的研究提 酸,饲料的种类和微生物的区系不同,发酵产生乙 供基础性资料。 酸与丙酸比(乙/丙)也不同,如非结构性碳水化合 物在瘤胃中的发酵率很高,产生 VFA总量也较 1 材料与方法 多,但乙/丙较低,而粗饲料则相反。因此,瘤胃液 1.1 供瘤胃液动物及瘤胃液的采集 乙/丙可反映饲料在瘤胃中的发酵模式;同时,   试验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进行。选用4只 VFA又为微生物发酵底物和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健康、体重(37.6±1.3)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