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x

2018年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回顾说一说,中华文化近代的衰微的原因?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文化复古主义1、文化复兴的求索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全盘西化”论 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我们必须承认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上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代表人物:胡适代表:康有为 “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中国这个民族是“又愚又懒的民族……”探究升华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结论: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探究主题1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 想一想: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探究升华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2、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西方看中国国家之间的文化差距 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称不上一个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美中两国发展差距文化发展主要数据比较美国中国人口(亿)3 13.5博物馆175003200图书馆166003223报纸100231937刊物110009851出版视台、电台112003242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该走向何方?探究主题2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二者是途径和目标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探究升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含义: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本质核心基本特征 面向现代化:要求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面向世界: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世界前沿 面向未来: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A、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B、最终目标:“四有”公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C、基本特征:D、本质和核心要求:社会主义文化以物质文明为基础E、基础: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三个面向反映了我国先进文化的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 民族的:着眼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科学的:遵循客观规律 大众的:着眼于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文化本质的体现)民、科、大反映了我国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群众性探究主题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一个民族没有精神力量难以自立自强,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讲文明树新风的创先争优等“手拉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幸福工程”各种活动各种创建活动爱心活动“送温暖”“希望工程”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本框 小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什么 为什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求1、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的辉煌,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文化也走向衰微,探索道路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