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近水平或缓(倾)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称为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或:在近水平或缓(倾)斜厚煤层的底部(或煤层上部某一范围的底部)布置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采煤,随该工作面推进,利用矿山压力或人工破碎方法,将顶煤破碎,而后将顶煤放出,并予以回收的一种采煤方法。 第一节?放顶煤采煤法分类 一、按厚煤层赋存条件和采放次数分类 1、一次采全高放顶煤采煤法, 特点:1)采面采高:M=h1=2.0?3.0m; 2)放顶煤高度: h2= (1-3) h1 2、 预采顶分层顶网下放顶煤 特点:(1)顶层,2?3m,只采不放;铺网。 (2)下层采面:采、放。适用: 12 ? 14m煤层,需人工放顶的,抽放瓦斯的缓斜煤层。 3、倾斜分层放顶煤 特点:将厚煤层分为若干分层,分层厚一般8~10 m ?; 自上而下依次放顶煤回采各分层。 适用:M ? 15~20m,缓斜煤层。 例如:南斯拉夫维林基矿开采了厚80?150 m的褐煤 我国石炭井矿区开采厚20m以上的煤层 4、预采中分层放顶煤 二、按放顶煤采煤工艺及相应设备分类 按采煤工艺分: 炮采放顶煤开采、普采放顶煤开采、 综采放顶煤开采 1、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 按综采放顶煤液压支架放煤囗及位置,分: 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不充分碎裂体, 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较充分, 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冒落放出 按放顶煤面输送机数目,分: 单输送机 双输送机 1)单输送机高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特点:短托梁加内伸缩梁及侧护板。 优点:控顶距小,稳定性好,运输系统及工作面端头维护简单,便于管理。 缺点:断面小、煤尘大、采放不能平行作业、回收率低。 2)双输送机中位放顶煤液压支架 双输送机中位放顶煤支架特点: (1)支架稳定性和密封性好,抗偏载和抗扭能力大,不易损坏 (2)放煤口距煤壁远有助于工作面前方顶煤的维护 (3)由于采煤和放煤使用两部输送机,可实现采放平行作业,实现高产高效 (4)放煤口位置较高,丢煤多,采出率较低,煤尘较大 (5)后输送机放在支架底座上,后部空间有限,造成大块煤通过困难,移架阻力大 (6)掩护梁不能摆动,二次破煤能力差 3)低位放顶煤双输送机液压支架 后输送机铺在底板上,煤尘小,有发展前景 双输送机低位放顶煤支架 特点: (1)由于具有连续的放煤口,放煤效果好,采出率高 (2)顶梁长,放煤口距煤壁远,经顶梁反复支撑,使顶煤充分破碎,对放煤极为有利 (3)后输送机沿底板布置,浮煤容易排出,移架轻快,同时尾梁插板可以破碎大块煤,放煤口不易堵塞 (4)低位放煤,煤尘小,有利于降尘 (5)支架的稳定性差 放顶煤液压支架类型 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特点: (1)支架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便于拆装运输 (2)支架空间较大,便于清理浮煤和拆装检修后部输送机 (3)支架稳定性好,造价低 (4)单铰接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具有较高的封闭能力,能较好地解决“三软”煤层和较薄的厚煤层综放开采端面易冒落的问题。 轻型放顶煤液压支架的适用条件: (1)煤层普氏系数f<2.5,来压强度不大,煤层厚度3~8m,煤层倾角<25° (2)工作面尺寸较小,断层较多,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工作面 (3)边角煤或煤柱的开采,厚度不稳定的煤层,较薄厚煤层 2、放顶煤滑移顶梁支架、悬移顶梁支架和组合顶梁支架 1)滑移顶梁液压支架 存在的问题: ①顶梁前后排列,稳定性差,支架长度较大,易出现超载现象; ②弹簧钢板易断裂; ③侧向稳定性随煤层倾角加大而变差。 2)悬移顶梁液压支架 既有综采支架稳定性好、能自移特点,又具有单体支柱适应性强、体积小、重量轻、易操作、移动方便的特点。 3)组合顶梁液压支架 第二节长壁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放出规律及矿压显现规律 一、顶煤冒放性的影响因素 顶煤的破碎是支承压力。顶板运动及支架反复支撑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原岩应力和开采引起的支承压力是使顶煤破碎的主要动力。 其影响因素见图7-8 其影响因素见图7-8 二、顶煤冒放性的评价及分类方法 1、顶煤冒放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煤层的硬度系数;煤层赋存深度;顶煤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夹石层指标;随采随冒直接顶对采空区充填程度;基本顶级别;采放高度比。 2、顶煤冒放性的分类结果(表7-2) 三、放矿理论与顶煤放出规律 1、放矿椭球体理论: 椭球体放矿理论认为: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下来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形状为一个旋转椭球体,放煤椭球体表面上的颗粒将大体同时到达放煤口。 ? 放出椭球体参数: 设长轴2a = 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疗标准解读课件.pptx VIP
- 集装箱检验指南IICL-6(中文版).pdf VIP
- 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设计计算技术规定.pdf VIP
-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300首 .pdf VIP
- 物业承接查验标准-附全套表格)(-65页).pdf VIP
- 急诊常见首发症状的鉴别与诊疗思路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松下nv-f55维修手册英文全本.pdf
- 第11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 华医继续教育常见消化系统急症的急诊评估与处置题库答案.docx VIP
- 第10课 文化自信与文明交流互鉴【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