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说注解及原文和翻译(统一标准板)
《师说》 韩愈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HYPERLINK /view/522445.htm \t _blank 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 HYPERLINK /view/2518.htm \t _blank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 HYPERLINK /view/3009.htm \t _blank 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 HYPERLINK /view/88157.htm \t _blank 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HYPERLINK /view/3082.htm \t _blank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HYPERLINK /view/2521.htm \t _blank 柳宗元并称“ HYPERLINK /view/390869.htm \t _blank 韩柳”,有“ HYPERLINK /view/371133.htm \t _blank 文章巨公”和“ HYPERLINK /view/75583.htm \t _blank 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 HYPERLINK /view/522445.htm \t _blank 昌黎先生集》里。
【文体知识】
“ HYPERLINK /view/258460.htm \t _blank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 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三行对译】
? 古之学者①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人非生而知
①学者:求学的人。
②者,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所以,用来……的、……的凭借。受,同“授”,传授。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
之③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④,终不解矣。生乎吾前
③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④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 ⑤生乎吾前:后面略去“者”。乎,相当于“于”。
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头(的人),
⑤,其闻⑥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⑦;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
⑥闻:知道,懂得。⑦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 以之为师。
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
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⑨?是
⑧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动词。
⑨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先生于吾)还是比我小(后生于吾)呢?庸,岂、哪。知,了解。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故⑩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2)。
⑩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嗟乎!师道(13)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
(13)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圣人,
其出人(14)也远矣,犹且(15)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16),其下(17)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还。
(16)众人:一般人。 (17)下:低于。
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18)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9)。圣人
(18)于:向。 (19)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
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于其身(20)也,则耻师(21)焉,惑矣(22)。彼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