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连贯李红修改案汇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应用复习:连贯(主观题) 合川瑞山中学语文组 教学目标: 掌握补写类连贯题的解题方法 方法指引 1、整体感知:辨清文体、抓主要内容,理清思路 说明类文段:对象及其特征及说明顺序等。 议论类文段:提出、分析、总结问题(观点、材料分析、结论)。 叙述描写性文段:叙述描写的对象,其特点、角度等,叙述目的、意义,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 2、把握句子位置及文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 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 概括句、具体句、形象生动句,一般句; 总分、因果、条件、假设、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 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动静等逻辑关系。 3、抓细节: 文段中的代词、关联词、标点符号(:;?)等。 4、选定内容,结合上下文,组织语言作答。 典例分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__①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____②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__③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参考答案: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然而,也有研究指出, 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__ ,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 蒸馏”,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 。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参考答案: 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番对读书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从取向上说,①“读薄”偏重于求深度 ,“读厚”则偏重于求宽度。从方法上说,“读薄”需要开掘、“蒸馏”,②“读厚”则需要拓展、杂糅 。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途径,就是在把书“读薄”的同时,把书“读厚”。读书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其真谛和要义唯在于:③由“薄”而“厚”,再由“厚”而“薄”。如此循环往复,则境界全出。 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个字。 ? 运河两岸,乡间旱象已成。①____,有的水车上,连老太婆,妇人,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出席。已种田而未全枯的当然要出席,②____,根本没有种田的也要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一种伟观,③____的伟观! 参考答案: ①村中农夫全体出席灌溉 ②已种田而已全枯的也要出席 ③一种人与自然奋斗(类似能体现人类的不同寻常的壮举均可)? 方法小结 做语言应用补写类连贯题: 1、首先是整体阅读,把握文段内容。 2、辨明需填句子和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 3、关注细节:代词、关联词、标点等。 4、选定内容,联系上下文,组织语言确定答案。 ? ? 对点练习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_①_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_②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_③_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这两项是绝大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