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药师在儿科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体会及经验分享
;;处方点评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记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方可选用该类药物,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庆大霉素口服后很少吸收,但致耳聋报道并不鲜见。文献记载,我国有听力残疾2000万人,其中60%~80%为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所致。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可分为两类,一类因接受了毒性剂量而致聋;另一类则与遗传因素相关。国内外学者均证实:线粒体基因第1555位点A-G的均值性点突变和氨基糖苷类诱导的耳聋关系非常密切。即带有线粒体A1555G点突变基因,哪怕是仅接受常规剂量或仅一次接触氨基糖苷类即可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这类耳聋占全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患者的30%左右。;口服庆大霉素也有耳毒性么?;处方点评2:;奥美拉唑肠溶片能不能掰开?
可掰开=可碾碎?;处方点评3:;CYP3A4强抑制剂;多潘立酮 西咪替丁?;多潘立酮克拉霉素
《国家处方集》记载,多潘立酮“与红霉素、甘露醇联用可提高疗效。”
多潘立酮说明书则要求,“不宜与唑类抗真菌药如酮康唑、伊曲康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类抗艾滋病药物及奈法唑酮等合用。”
克拉霉素相关资料显示:Major inhibitor of CYP3A4: Use caution with any agents with substantial metabolism through the CYP3A4 pathway; high potential for drug interactions exists.
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克拉霉素与红霉素同属CYP3A4强抑制剂,他们与多潘立酮的相互作用尤应注意。
;多潘立酮致QT延长综合症的研究现状;多潘立酮与致QT综合症风险药物合用时:;克拉霉素相关资料显示:;西咪替丁大环内酯类:
《国家处方集》(929页)记载,西咪替丁升高红霉素的血浆药物浓度(增加毒性发生的危险,其中包括耳聋)。
国内文献报道,西咪替丁抑制肝药酶,减少红霉素的代谢;还可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促进红霉素的胃肠道吸收。
总之,两药同时应用会使红霉素血药浓度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红霉素的可逆性听损伤。
克拉霉素与西咪替丁:CYP3A4 Inhibitors (Moderate): May decrease the metabolism of CYP3A4 Substrates. Risk C: Monitor therapy
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西咪替丁可能有类似的相互作用。两药联用时,注意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听力下降(汤光.药物相互作用速查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7~28.);处方点评4:;抗生素联合用药问题;联合疗法的适应症:
1)病因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发生于免疫缺陷者及中性粒细胞减少者的各种严重感染:血流感染,肺炎等。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4)较长期使用使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结核
5)联合用药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剂量相应减少:隐球菌脑膜炎: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处方点评5:;盐酸异丙嗪的年龄限制问题;Serious tissue injury, including gangrene, has been reported with promethazine injection, regardless of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U.S. Boxed Warning].
Preferred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s by deep intramuscular (I.M.) injection. Do not give SubQ or intra-arterially due to severe local reactions including necrosis;
rapid I.V. administration may produce a transient fall in blood pressure; slow I.V. administration may produce a slightly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Injection may contain sodium metabisulfite which may cause allergic reactions in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常用口服抗生素类药物
服药顺序;头孢克洛;结论
混悬剂型应予餐前1hr或餐后2hr服用
长效缓释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