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呢土学2.ppt

  1. 1、本文档共1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岩呢土学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冰川堆积土 密度大、强度高 成分不均一,粘土为主夹有大颗粒块石 含砂层时会伴有承压水,需防止液化、流砂 含粘土夹层或透镜体 崩解、冻胀 冰水堆积土体 冰水沉积物 冰川湖成积物 湖积土体 有机质含量高 层理、微层理、夹层、透镜体发育 厚度小、范围不大 风积土 黄土 颗粒细小 钙质含量高 湿陷性黄土 泻湖堆积土 影响土体工程性质因素之物质成分及结构 土体的物质成分 粒度成分 矿物成分 水 气体 土体的结构构造 层理、面理(宏观成层性) 颗粒定向(微观成层性) 结构连接 特殊土工程性质专题---红粘土 红粘土在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分布最广,西南其它地区以及华中地区次之,其余地区分布不广. 这是由于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是中国碳酸盐类岩石分布最广泛的地区,红粘土随母岩的分布而变化;中国南方湿热的气候条件利于红粘土的形成. ----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天然含水量高而液性指数小(高塑性) 天然孔隙比大,密度小(多孔) 饱和度大,一般在85%以上 颗粒细而均匀 粘粒含量高(高龄石、伊利石为主) 强度高、压缩性低,多属于中压缩性土,承载力较高 收缩性明显,多数膨胀性轻微 具有较好的抗水氧化物胶结 ----红粘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不均匀地基 特殊土工程性质专题---膨胀土   膨胀土是一种主要由强亲水性黏土矿物成分(蒙脱石和伊利石) 组成的, 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性质的土。 具有膨胀结构以及多裂隙性、强胀缩性和强度衰减性的高塑性粘性土, 也是典型的非饱和土。因其较大的往复胀缩性, 也称胀缩土; 有的裂隙很发育, 被称为裂土 。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 , AL2O3 , Fe2O3 三种氧化物, 总含量为81% ~86%。其分布范围较广, 对工程建设的危害较大, 防治较为困难。 ---膨胀土的成因特征 残坡积为主 集中分布于丘陵区 地理位置都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基性火成岩或中酸性花岗岩风化 粘土岩、泥岩、页岩风化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基床翻浆冒泥 边坡失稳 路堤下沉 房屋开裂 失水收缩后强度极高,吸水膨胀后强度衰减 膨胀土的裂隙性 膨胀土的超固结性 膨胀土的渗透性 膨胀土的结构性 失稳滞后,强度缓慢衰减 ---主要工程地质特性 第三节 土体稳定评价与分析 宏观结构面 风化界面 下伏基岩接触面 软弱夹层及裂隙面 水文气象 地表水 大气降水 地下水 人类工程活动 第四节 土体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一、指导思想: 宏观指导微观 微观解释宏观 二、宏观研究方法 地质分析法 成因分析 构造背景 结构面与优势面分析 类比分析 力学分析与稳定性计算 安全系数计算 数值模拟 其他方法 系统分析法 神经网络与模糊数学 物理模拟 三、微观研究方法 粒度分析 土分类 分散程度 结构连接 薄片分析 胶结成分 孔隙特征 颗粒定向 电子显微镜 三、微观研究方法 电子显微镜 矿物成分鉴定 孔隙特征 结构连接 颗粒定向 X射线衍射 矿物成分鉴定 特征矿物定向性度 差热分析 三、微观研究方法 化学分析 矿物鉴定 胶结物成分及含量 第七章 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类型与意义 分类意义 统一岩土体命名,标准化制图 岩土体的区域性研究 鉴别不同岩土体的工程性质 为工程设计提供标准化依据 基本类型 普通分类(广泛适用性) 专门分类(与特定工程结合) 第二节 岩土体分类现状与进展 分类标准 成因类型 矿物组成 工程性质 罗氏分类简介 坚硬岩石 半坚硬岩石 疏松碎屑物 松软粘土 特殊岩土体 第三节 土质分类 现代土质分类特征及现状 各国分类标准趋于一致 分类依据大同小异 要求命名规范、直观 分类逻辑严密、简单明了 存在问题 界线值存在分歧,含主观因素 多数未考虑土的成因类型 我国土质分类方法 粒度分类法 塑性指数分类法 我国土质分类存在的问题 分类方法不统一,存在一土多名、多土同名现象 分类体系不完整 我国统一土质分类体系与方案 指导思想 体系严密完整 博取各家之长、兼顾行业应用 统一名称与符号 具备简便的野外鉴别方法 分类标准选择依据 对力学性质影响大且可定量 常规试验可确定 便于现场识别

文档评论(0)

189****6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