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十四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VIP

上海市十四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十四校2017届高三第二次(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Word版含解斩

积累应用(1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 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 (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借用过往历史来表达世事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迷花倚石忽已暝 (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间关莺语花底滑 (4). 吴宫花草埋幽径 (5). 晋代衣冠成古丘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暝”“间”“幽”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 诗歌通常会含蓄地抒情、言志,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 A.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B.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C. 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 D.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歌抒情特点的。结合题干提示“含蓄抒情、言志”,B项“云在意俱迟”“欣欣物自私”,江水缓缓流动,和我的心一样不去与世间竞争。云在天上飘动,和我的意识一样悠闲自在。寂静孤单的春天将进入晚春,然而我却悲伤忧愁,万物兴盛,显出万物的自私,直抒胸臆。C项“云与我无心”,直抒胸臆。D项“潭影空人心”,直接表达。 点睛:古诗词中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本题主要考查间接抒情。常见的类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圣人的至道,就是一般人所时时行的道,所以谓之“庸”。朱子注说:“庸,平常也。”又引程子云:“不易之谓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子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就是恰好,恰好也就是至善。这是极难能的。《中庸》说:“中庸其至矣乎!” ①但又是人所不可须臾离的,所以是不可易 ②圣人亦行此道而又将其行至于极至 ③这就是说,将其行至于恰好之处,恰好就是所谓中 ④因其是一般人所本来行的,所以是平常 A. ②③④① B. ②①④③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结合③句中“这就是说”可知,是对②句内容的进一步阐述,①中的“但”,结合“平常”“不可易”等内容,可以判断①在④的后面。综合D项衔接恰当。 阅 读(70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音乐性的美 李泽厚 ①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 ②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漂亮。由于皇室(如太宗)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粱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似有更多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的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③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但他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随其性欲,便以为姿”,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性,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这与诗中的陈子昂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它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的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同李白诗的无所拘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派飞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