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普知识讲座(天)
航天员如何返回地球? “安全伞” 降落伞面积有1200平方米,半个足球场大小 80多米长,相当于一座26层高的大楼。 制伞用的布料薄如蝉翼,伞重量仅有90多千克,做伞筋用的布带可以耐住1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经减速伞减速,返回舱的速度从每秒150~200米减至每秒80米,最终下降到每秒6~8米,这个速度。 航天有风险吗?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时在空中解体,使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其原因是航天飞机起飞时遭到外力撞击,结果导致防热瓦上出现裂缝,使得超高温气流乘虚而入,最终造成飞机解体。 我国的飞船主要依靠表面烧蚀材料,是由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塑料或环氧树脂,它们在高温高压气流冲刷的条件下,发生热解、气化、升华、熔化、辐射等作用,通过材料表面的物质损耗而带走大量热,从而达到耐高温和保护飞船内部的目的。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竞赛 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 从1995年起在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中增加了航天模型竞赛项目,我国的航天模型运动水平在世绵赛上屡获佳绩。 全国青少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模型比赛 1992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航空航天模型比赛,作为我国普及航空航天知识培养航空后备人才,在亿万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再 见 三、经济方面 1、太空生产:纯度极高的大块半导体晶体。形成新的合金结构等。 2、太空制药:药物的纯度提高5倍,提纯速度提高了400~800倍。 3、太空育种:经过宇宙射线的照射,基因结构发生了突变。 4、资源探测:农业资源、环境状况、渔业资源、地质资源等等。 5、太空旅游:花一百万到太空去旅游,已经成为现实。 四、军事方面 1、军事侦察和军用通信。 2、充当太空预警指挥所。 3、未来的太空大战。 飞行器如何进入太空? 当飞行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才能克服地球引力环绕地球飞行,而不至于落回地球表面。 提高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可以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 提高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公里/秒)可以飞离太阳系。 航天器上为什么有失重环境? 围绕地球飞行的载人飞船 ,离心力的大小正好与地球对飞船的引力相等,但方向相反。这样,两个力就相互平衡而抵消了。所以在飞船上形成了失重环境。太空中不存在没有引力的区域,所以准确地说,飞船上为微重力环境。 太空旅行的第一人:尤里·加加林(1961年4月12号) 进行太空活动第一人:列昂洛夫 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登陆月球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1969年)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 中国首枚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4月24日) 目前有几种航天器? 宇宙载人飞船 航天飞机 空间站 航天飞机 1981年4月12日,在加加林首次遨游太空太空20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这是人类太空事业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 1999年11月20日、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2年12月30日,中国先后4次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至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 长征-2F运载火箭和神舟号飞船简介 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质量479.8吨,芯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5米,整流罩最大直径3.8米。火箭的芯级和助推发动机均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为推进剂。它可把8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高度200米、远地点高度350米的轨道。该火箭有箭体结构系统、动力装备系统、控制系统、推进剂利用系统、安全系统、生命保障系统、安全检测系统、以及地面设备联系工13个系统组成。 逃 逸 塔 逃逸助推火箭 神舟号飞船 神舟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轨道舱室是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称为空间实验舱。 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航天员乘坐其上天和返回地面。 推进舱也称动力舱,为飞船在轨飞行和返回时提供能源和动力。 空间站 全世界已建造了10座载人空间站,包括苏联/俄罗斯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