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理论与民族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是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 第一、1950年至1954年的了解情况、确定对策并取得成果阶段; 第二、1954年至1965年的民族识别并对民族支系进行归并阶段; 第三、1978年至1987年民族恢复和更改阶段,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绝大多数的民族成分都已得到确认。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民族?如何区别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 2、如何理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民族共同体和民族特征的表述在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3、民族有哪些构成要素和特征?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4、我国的民族识别的成绩和意义是什么? 一、民族关系及其表现形式 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联系交往状态。 互市 解放前的西藏农奴 原“噶厦”(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官员(右起:先喀?居美多吉、洛桑扎西、柳霞?土登塔巴) 甲玛池康庄园(墨竹工卡) 凯松奚卡(庄园)农奴打场 解放前彝族奴隶制 人民当家作主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中国化 胡锦涛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广西代表团的审议 温家宝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海南代表团审议 出席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各民族委员 舞蹈《民族团结颂》 贺50大庆 中央赠送新疆民族团结宝鼎 中央向内蒙古赠送民族团结宝鼎 胡锦涛题写鼎名 广西壮族布洛陀民族旅游文化节 民族服饰博览会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和谐社会对民族关系的积极影响 民族和谐,共同进步 心手相牵,美好未来 4、元朝统治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它的声誉远及于欧亚非三洲。西方各国的使节、商人、旅行家、传教士络绎不绝地来到大都。马可波罗对元朝繁盛的描绘,激起了西欧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由于中外交往的频繁,中国发明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阿拉伯人的天文学、医学、算学知识也陆续传到中国。元朝时海外贸易相当活跃和兴盛,泉州港异常繁忙。 5、明朝时期,中国是亚洲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它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对亚洲各国都有较深远的影响。郑和下西洋,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显示了明朝国力的强盛。华侨开发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6、明朝中期以后,一方面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西方殖民者开始东来,我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明中后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清军入关时,沙俄乘机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中国爱国军民进行反侵略斗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进行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取得重大胜利,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清政府出于维护自然经济和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伍。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园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民族关 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 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 不开。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 相合作,互相帮助,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 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在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公有 制度的确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它 的基础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性 质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民 族关系的特点 (一)民族关系的特点是由社会的性质、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二)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建立的基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 4、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民主 团结 1、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2、各民族的团结、互助进一步增强 3、影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负面因素将长期存在 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及趋势 1、民族滞后发展 民族长期停留于某一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 而不能向高一级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正常演 进的现象。 2、民族畸形发展 民族由于某些特殊内在或外部原因,出现发展 比例失调、发展状态失常的畸形现象。 3、民族跳跃发展 民族由低级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越过一个或 几个较高社会形态和发展阶段,直接向更高社会 形态和发展阶段跃迁的现象。 一、民族的分化 (一)同源异流 (二)新旧并存 (三)殖民分化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一)同源异流 古越人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