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把握一根主线——创造新文明 厘清五起事件(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840-1919) 辨明四条道路(翻天覆地的六十年1919-1978) 了解两个抉择(197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2课本课程的内容之一:时代课题与基本线索 清理有关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的已有见解 人类文明演变的基本趋势 传统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结构 现代文明的西方发端及基本结构 近现代中国的时代课题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历史的两重含义与两种目的、两种史观 客观的历史过程 人们认识这一活动的成果 革命史观(源流与论著) 现代化史观(源流与论著) 两种近现代中国史观的概况 理论渊源: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思·韦伯 二战后两极意识形态对立 正确分析两种史观:意义与局限;发生历程与内含品质 “革命”史观的基本解释框架 阶级论: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两对基本矛盾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论 代表人物与著作: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范文澜《中国近代史》、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等。 现代化史观的分析框架 传统——现代的社会形态论 社会与文化结构论 代表人物与著作: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剑桥中国史10-15卷、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如何确定时代课题与历史主题 从历史本身说明历史 ——与历史史料的吻合度 与当下的关联 ——与现实社会、人生的相关度 列强给传统中国提出的全新课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概括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1848)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鸦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中共十五大报告 *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2012年11月29日)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导言”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二、人类文明演变的基本趋势 古希腊/罗马文明 希伯来文明 印度文明 中国文明 (“中国之中国”) 4-13世纪 基督教文明 14-18世纪 西方现代文明 12-18世纪 宋明新儒学 (“亚洲之中国”) 19世纪— 创造新文明 (“世界之中国”) 认识传统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 可以自修《修己安人话“四书”》课程 爱课程网/viewVCourse.action?courseId=ff8080814affe7bb014b4b 网易公开课/special/cuvocw/sishu.html 制度与价值系统咬合诸条件 主流意识形态支撑现实制度安排 统治集团意识形态没有发生分裂 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群体意识协调 现实制度安排与统治集团基本教义派不咬合(变法后主流意识形态可以支撑现实制度安排,但与基本教义派疏离,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裂) 现实制度安排与社会所信奉的观念系统不咬合(现实制度安排非知识群体所普遍认同) 二、传统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结构 皇权 绅权 族权(民众生活) 形上学(天命论和五德说) 社会哲学(正名论) 人生哲学(孝悌论) 物质文明(用) 宗族 族谱——精神纽带 族规——“法律” 族祠——“法院” 族长——“法官” 族产——经济基础 康熙九年(1670)所颁上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穆 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 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 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 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 训子弟以禁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编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汽车驾驶员高技师国家题库练习题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建造技术课件.pptx VIP
- 无线网络在医院中的应用探究.doc VIP
- 广西地方标准《水生动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doc VIP
- 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2024年整理).doc VIP
-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应用题练习题(2024年整理).doc VIP
-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应用题练习题(2023年整理).doc VIP
- 煤矿用防爆型自进式管道清洗装置.pdf VIP
- 2025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基本理论知识考试题(附含参考答案).pptx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克东一中、克山一中等五校联考2025年高三5月仿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