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千人糕”的回忆
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这“千人糕”的故事却一直缭绕于耳际,盘旋于脑海。是啊,我们吃的哪一样食物不是经过千人之手啊?
记得1953年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国语》里有一篇课文,题目是《千人糕》。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吃罢早饭正准备去上学,母亲对我说:“儿子,今天中午我们吃”千人糕”。”我听了十分好奇:“千人做的糕到底是啥样的?”怀着不解和好奇,我上学去了。放学后,我急急忙忙往家跑,心想,现在我家院子里肯定是人山人海,千人来帮忙做糕。可令我吃惊的是,进家一看,院内一片寂静,阒无一人,只有母亲像往常一样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我便问母亲:“娘,你不是说吃”千人糕”吗?那千人在哪里?”母亲听了笑起来,说:“儿子,娘说的”千人糕”并不是说今天有一千人帮我做糕。娘是想告诉你,我们今天吃的糕是经过千人之手得来的。”娘见我一脸的疑惑,便继续解释说:“儿子,你想想看,耕地、耙地、播种、施肥、锄地、浇水、收割、运输、打场、晾晒、磨面、和面、做糕等等过程,要做成糕还不得经千人之手啊!”我听了母亲的解释茅塞顿开:“噢,原来这就是”千人糕”啊!”
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这“千人糕”的故事却一直缭绕于耳际,盘旋于脑海。是啊,我们吃的哪一样食物不是经过千人之手啊?
“千人糕“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它却具有很强的启迪作用和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道理很简单,正像一首古诗所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说到粮食的珍贵,不禁使我想起了我上大学时的生活。那时我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极度匮乏,吃饭实行定量,人均每月24斤-29斤,男女不等。由于定量少不够吃,营养跟不上,许多同学都得了水肿病。虽然40多年过去了,但当时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下晚自习后我们肚子空空,饥饿难忍,不得不喝点开水加酱油充饥(注:因为是饥饿而非口渴,只喝开水难以下肚,故加点酱油以调水味)。那令人不堪回首的艰苦岁月今天想起来都让人不寒而栗。在那年代,因不堪忍受饥饿之苦而弃学回家者也不乏其人。我们班的两位同学和俄语班的一位老乡就跑回了家。另外,我还听说在某高校竟然发生过这样两件事:
一位女同学因为“偷”吃了食堂的一个馒头居然被学校开除了。
还有一位男生涂改了饭卡,被人发现。因惧怕被批判,他只身逃回老家,但又“无颜见江东父老”,便吊死在家乡汽车站的后院里。
我想,这样的悲剧当然不会在今天重演,但粮食匮乏却依然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央视曾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海地人因无粮可吃,一位母亲不得不用土做成“饼”给骨瘦如柴的孩子吃。
然而,面对全球粮食紧缺的现状,某些学子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丝毫没有对粮食珍惜的概念。笔者在所在大学的校园曾亲眼目睹过下面的情景:
在西苑餐厅里,一位同学不慎把刚买的馒头掉在地上。令人惊愕的是,他不是随手拣起馒头,而是一脚将它踢开了。
在女生9号宿舍楼后,有人将吃剩下的三根油条弃置在石桌之上,然后扬长而去。
在桃李园东侧,三个完好无损的新馒头被弃置在路边的草坪里而无人问津。
诚然,这些都是个别人所为,但若要看看每天泔水桶里被倒掉的饭菜,其浪费则是触目惊心。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
笔者曾读过一篇题为《饭前感恩》的文章。作者写道:“去年国庆去成都旅游,我在报国寺住了一天。寺里的进餐仪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餐的人虽多,但却出奇的安静。开饭前,大家一起诵经,其大意是感谢食物,感谢给我们带来食物的一切本源。整个过程肃穆而庄严。诵毕,大家又静思几分钟,这才举筷而食,将自己的一份食物吃得干干净净。饭后,我向住持大师询问此事。大师解释说,寺院里的吃饭也是一种修行。我们之所以能获得食物,要感谢土地、阳光、雨水和辛勤劳作的人。恭敬食物,也就是对他们的尊重。”
“恭敬食物,也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大师之言可谓一语中的,愿我们都能从中有所感悟,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吃饭时,即使我们做不到感谢土地和阳光,那至少也应该感谢为我们做“糕”的“千人”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合并同类项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
- 2018年二语上册第1单元复习要点-(整理).docx
- 莆田市第一联盟2018秋季期末17级统考数学试卷(一).doc
-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 莆田市第一联盟2018秋季期末17级统考数学试卷(四).docx
-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docx
- 莆田市第一联盟2018秋季期末17级统考数学试卷(五).doc
- 2018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B.docx
-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课堂实录)-Word版.doc
-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doc
最近下载
- 数字1-10字帖 下载打印即可(免费).doc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企业数字化转型框架及步骤(咨询).pptx VIP
- 针-板电极下针尖曲率和铝箔尺寸对放电机理的影响.pdf VIP
- 因式分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docx VIP
- 2025年陕西省九年级中考考试语文真题试卷(中考真题+答案).docx VIP
- T_CPIA 0052-2023 光伏组件接线盒用模块二极管.docx VIP
- 各类酒店工程造价估算((完整版)).doc VIP
- 10J301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最新版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司机岗)考试题库(完整版).pdf.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