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热液型铀多金属矿床成矿的共性与特殊性探讨 杜国升 以湘东南地区两个重要铀多金属矿田为例,分别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的共性和特殊性问题。 一、鹿井铀矿田 二、玛瑙山多金属矿区 一、鹿井铀矿田 该矿田已探明大型铀矿床1处(鹿井)、中型矿床4处(沙坝子、牛尾岭、黄峰岭、高昔)、小型矿床10处,还发现了钨、钼、铅、锌、金等矿化,如此多的铀多金属矿集中分布在140km2面积内并不是偶然的,而有其共同成矿的优越地质背景条件。 (一)优越的区域地质背景 1、矿田处于南岭活动带,加里东褶皱区,北西向的常德—安仁岩石圈断裂,北东向的遂川—热水断裂与近东西向的仙鹅塘断裂三条区域性大断裂的交汇部位。 这种特定的地质构造背景表明鹿井地区处于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软弱带;高侵位的深源岩浆岩和幔源中基性岩脉的广泛分布,说明是壳幔源物质交流的有利场所,可提供丰富的热源、热流体和矿化剂,因此本区是形成热液型铀多金属矿床十分有利的地区。 (一)优越的区域地质背景 2、外带广泛分布富铀和其它金属元素的加里东褶皱基底构成本区加里东褶皱基底岩层为Z—∈浅变质岩系。 其中:震旦系上部和寒武系下组发育有铀含量20-50×10-6的富铀层位,其岩性组合为炭板岩,硅板岩夹灰岩,泥灰岩透镜体与长石石英砂岩互层产出,并富含还原物质(有机炭、黄铁矿等)。 既可为壳源重熔型岩浆岩提供富铀及含量多金属元素的物质来源,其互层状产出的岩性组合,经区域变质和热变质作用后,由于其物化性能差异,易于形成构造破碎带和地球化学障,又有利于外带铀多金属矿床的形成。 (一)优越的区域地质背景 3、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 诸广山岩体是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侵入时代最早的为加里东期,随后有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规模最大的为印支—燕山期。它们经多次重熔改造、分异演化,形成了规模巨大(面积4000km2),含铀量高的复式岩体。岩浆不但自身携带深源矿质,在上侵同熔过程中并可不断熔入围岩中的铀多金属元素,提高岩体的含铀量。据分析印支—燕山期岩体平均铀含量为15.7×10-6,其中燕山晚期花岗岩平均铀含量可达19.8×10-6。而且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富硅偏碱,富含挥发份,对形成铀多金属矿床十分有利。 (一)优越的区域地质背景 4.广泛发育交代变质作用和热液脉体活动 前期断裂构造充填大规模的硅质脉,杜乐天教授把硅质活动分为粗晶块状石英—中晶石英—细晶石英—玉髓—梳状石英等五个阶段,而成矿期是细晶石英—微晶石英期,而梳状石英属矿后期,成矿岩体广泛发育自变质作用,碱交代、赤铁矿化(红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叶腊石化等。 岩体接触带的气热变质作用、矽卡岩化、角岩化、电气石化等这些是热液型铀多金属矿田成矿的普遍规律。 5.成矿时期存在的盆地洼陷的古地理环境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上面说的是鹿井矿田成矿的共同的地质背景条件,但各矿床的形成和定位又有其特定的地质环境和条件。下面以各个矿床分别进行阐述。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1.鹿井矿床 是铀—萤石型矿床,产于鹿井矿田西接触带,丰州盆地边缘,∈系浅变质岩系呈舌状穿进花岗岩体内 。而铀矿体主要受F1、 F2、 F3三组不同产状的构造角砾岩带控制。三条构造带产状不同,互相交切,在F1号带以东构成“三角形”圈围区,成为富矿地段。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2 .沙坝子矿床 该矿床位于矿田西外带,产于寒武系下组碳硅泥岩组合层中,该层发育一组北西向的层间破碎角砾岩带F23,矿体直接受其控制,F 23号带组发育于沙坝子倒转背斜的北东翼的∈1-5-4 层位中,构造岩为原岩破碎后被萤石、玉髓、方解石、黄铁矿等充填胶结,铀矿化与萤石,玫瑰色方解石等关系密切。此外,矿床范围还多处见到花岗斑岩和石英斑岩呈脉状切层分布,能为铀成矿提供热源。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3.牛尾岭矿床 位于丰州盆地北缘鹿井矿田QFⅠ号带(区域遂川断裂)上盘的复式岩体中,在QFⅠ号带上盘宽约300m的地段内,发育有F3、F5、F2、F8等多条走向平行于主带,倾向相同,倾角较陡的硅化角砾糜棱岩带,在剖面上与主带构成了“y”型的构造组合形式,这组构造是控矿、容矿的主要构造,它们直接控制了矿体的产出。 (二)不同矿床成矿的特定地质条件 成矿作用是在QFⅠ号带引张陷落过程中产生阶段性扭压作用时期,也就是大规模块状粗-中晶石英脉充填之后,又被压碎成角砾糜棱岩,随后是成矿期的灰、棕色微晶石英、玉髓、紫黑色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