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教案1.docx

2019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教案1.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通过诵读品味提高审美情趣。 2、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关键语句,提高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体味文中的真挚情感。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在家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吗?在散步的途中有没有让你难忘的事?今天我们将跟随作家莫怀戚一起作一次心灵上的漫步。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词语?(课本下注解) 2.快速抢答,了解课文所写主要内容。 明确?:(1)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散步。时间:初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有儿子; (2)故事梗概:我一家人在初春去郊外散步,母亲本不愿出去,但在我的劝说下,也出来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在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到了一处给走的地方,我蹲下身子,背后走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走来就是整个世界。” (3)从全文来看,主要写了以下情节: “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儿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 三、合作探究,理解亲情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呢?(学生讨论得出) “我”:孝敬、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宠爱孩子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善解人意 2、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妻子:贤良、孝顺、家庭责任感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贤良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妻子没有丝毫的执着; ?“我蹲下,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儿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听话? “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当“我决定委屈儿子”时,儿子并没有哭闹,对此变现出非常地听话和理解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而这份情感作者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板书:以小见大)。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四、真情告白: 说说家中的亲情故事 五、质疑问难,美点追踪: 莫怀戚的《散文》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真善美的颂歌。你觉得这篇散文美在哪里? 讨论并明确: (1)尊老爱幼的人性美。(分析举例说明) 文章开篇写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出来,但在我劝说下,也出来了。“她现在很听无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如在岔路口,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老”的美德。 如就在“我”决定走大路的时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疼爱孙儿,了解孙儿的心思,知道孙儿喜欢小路旁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小路尽头水波粼粼的鱼塘,于是决定自己克服困给,满足孙儿的心愿。母亲改走小路的决定,体现了中华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