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捲帶式晶粒自動接合製程
2.1 製程介紹
捲帶式晶粒自動接合(TAB)技術簡單的說係一種將晶片(Chip)與面板基板
(Substrate)接合的方法。TAB 技術,又可區分內引腳接合(Inner Lead Bonding,
ILB)及外引腳接合(Outer Lead Bonding, OLB)技術,是現今面板構裝中相當重
要的一種技術。本文除將進一步說明ILB 內引腳接合技術外,並將重點放置在
OLB 外引腳與面板基板接合的部份,也就是利用捲帶 IC 外部引腳藉異方性導電
膠為接合材料與面板基板接合的技術。
2.1.1 TAB技術的工程
TAB技術的整體工程主要分三個主要流程,如圖4,首先為軟片式承載器
捲帶製造工程,其次是凸塊(bump)製造形成工程,最後由 ILB/OLB 做為最後
工程。這種工程是極普通的一般性工程,軟片式承載器的製造工程是由專業
的軟片式承載器製造商(晶強、所羅門 、義統、聯詠等專業廠商)所承製,軟
片式承載器製造商,取得母材-軟片(是帶有聚乙胺,玻璃的環氧樹脂,BT樹
脂,聚酯材料,厚度為 75~125 µm)和銅箔 (厚度 18~35µm)後 首先在軟片上, 利,
用金屬模的衝孔 ,形成傳動孔(sprocket hole)和元件孔 (device hole) 。其次,在設
置孔的軟片(事先塗上黏著劑)上, 用熱的滾輪, 邊壓接銅箔邊貼緊後,雙面
再塗上感光耐蝕劑(photoresist),再經過掩膜(mask)曝光、顯影及蝕刻後,
從孔形成凸出的引腳。將不用的感光耐蝕劑除去後,再於引腳表面,進行鍍
錫、金(底層鍍鎳)、銲錫(底層鍍鎳)處理,軟片式承載器的長度為 20~60m,
上述製造工程是原封不動地用特長的軟片連續地進行,當製造工程結束後,
通過墊片,卷到帶軸內,再真空包裝充入氮氣包裝後,送至客戶端,軟片式承
載器捲帶製造工程便告完成。
凸塊(bump)的形成方法有 1.一般的凸塊方式 2.轉移凸塊方式3.台形凸
塊方式 4.球形凸塊方式,凸塊形成工程中, 最常用的是在晶片上-形成凸塊
的方式和在引腳側-形成凸塊的轉移凸塊方式。一般的凸塊形成方法是在
LSI 晶片的銲墊上,形成障礙金屬(barrier metal),並在其上面,用電鍍法來
形成凸塊,這是TAB 技術開發以來,長年被採用的方式。轉移凸塊方式是在
引腳側,用轉移法,形成凸塊的方法。台形凸塊方式是將引腳的前端加以蝕刻
7
加工,並在引腳前端,一體形成凸塊的方法。球行凸塊方式是採用打線接合
(wire bonding)的金球接合方法,形成每個凸塊的方法。在TAB技術中,這種
凸塊形成技術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工程。
在封裝工程中,ILB工程是通過凸塊 ,連接引腳和凸塊的工程,ILB工程完
成後,為了除去在 ILB 工程所產生的異物和污垢起見,把整個軟片式承載器
洗淨後,再進行樹脂塗抹。接著進行輸出(fan out),利用軟片帶上所形成的
測試端子,測試電氣特性,最後,將整個捲帶捲成圓盤狀,充氮氣真空包裝送
至客戶端,再依規格尺寸做IC 衝切。IC 衝切下來之後,利用異方性導電膠將
IC 與面板基板做接合,此即為 OLB工程。
8
1.軟片式承載器 3.ILB/OLB 2.凸塊(bump)形成
捲帶製造工程 工程 工程
銅箔銅箔 樹脂軟片 晶圓
切縫隙 縫隙衝孔 凸塊形成
銅箔切片 測試
配置圖形 切塊
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