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磁共振成像华南师范大学
核磁共振成像实验 吴先球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科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主要解决的问题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核磁共振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脉冲核磁共振? 二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如何操作NMI20台式核磁共振成像仪? 主要参数如何设定? 一、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的关键词 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核磁共振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核磁共振成像 旋进频率ω。 VS 拉莫尔频率 傅立叶变换 F.T. 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的关键词 核自旋 宏观磁化矢量 M 核自旋在外加磁场中的旋进 宏观磁化矢量的形成 核磁共振现象 射频场对磁化强度矢量M的作用 b) 900 脉冲的作用 a) 平衡状态 二、脉冲核磁共振 硬脉冲FID信号 硬脉冲FID序列 ——自由衰减信号 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的形成 脉冲 (b) 磁矩散开 (c) 脉冲 (d) 磁矩集中 (e) 形成回波 (f) 磁矩再散开 软脉冲自旋回波序列 三、核磁共振的测量 测量磁共振中心频率 选择硬脉冲FID序列 设置参数,射频频率SF1=23,O1=320左右 “GS”进行单次采集 匀场 FFT 相位交正后设置中心频率 再次“GS” 测量磁共振中心频率 主要参数设置 P1:脉冲宽度 SF1:1H通道射频信号的频率F1的主值,通常F1=SF1+O1 O1:1H通道射频信号的频率F1的偏移量 RG:接收机的增益 NS:累加次数 TD:采样点数(必须为偶数) 软脉冲自旋回波 设置中心频率 改变间隔时间D1 从软脉冲FID实验中找出最佳RFA1值 逐步修改90度和180度脉冲幅度,即RFA1和RFA2值 多次累加ZG减少噪声 四、二维核磁共振成像 二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原理 Gx——层面选择梯度 在900 脉冲和1800 脉冲时施加 带宽决定层面的厚度 Gz——频率编码梯度 在接收回波时施加,也就是在读出时施加 使频率与位置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Gy——相位编码梯度 通常在900 和1800 脉冲之间或1800 脉冲和回波之间施加 它不会改变回波的频率,只会产生相位移 自旋回波序列质子密度像(二维) 自旋回波序列质子密度像(二维) 调节磁场均匀性 确定中心频率 调节900射频和1800射频达到理想状态 选择“自旋回波(S_SE2D)”脉冲序列,设置参数 进行“ZG”累加采集 自动给出K空间数据矩阵 FFT 五、二维成像对比 成像举例 自旋回波权重像 样品为装有纯水的大试管中插入装有生油的小试管 重复时间D0逐渐变大,可见水和油的亮度有所改变 成像举例 调整Slice值,相当于旋转坐标系,可得到不同方向的截面图 成像举例 样品:四颗大豆 横截面和竖截面 成像举例 调整Gx,可得到比例适合的图像 The E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