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空一日》教案
教材分析:
《太空一日》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浏览时注意找出作者在太空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课前准备:
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杨利伟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他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课文写他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阅读文章,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二、初读:
第一步,浏览课文。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呢?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引导学生对浏览的内容能够及时归类整理,把握课文内容。)
讨论:
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在文中找到体现严谨、科学态度的地方。
例如: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一直未签字确认。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精读分析:
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
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2.“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心情是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明确: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2019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
- 2018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综合测试卷A.docx
- 2018广东白云区五年级第一学期学业质量检测.doc
- 2018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必修一).doc
- 2018年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doc
- 2018年七年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docx
- 2018年秋九年级华师大版数学第24章24.4仰角-俯角问题.docx
-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单元试卷.doc
-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测试卷.doc
- 2018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单元试卷.doc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南方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册-南方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科技冀教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冀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川教版可爱的四川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2024)人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三册泰山版(2018)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高中生物教学3D打印支架在植物细胞结构观察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算法在军事侦察与作战中的应用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数据融合与可视化在网络安全态势监控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2024)统编版(五四学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煤矿安全述职报告.pptx
最近下载
- 出师表格理解性默写.doc VIP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核容典型接线图、自动核容报告、双向DCDC装置、换流器技术要求.docx VIP
- 路面铣刨摊铺施工方案.pdf VIP
- 首届档案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二级实证材料通用模板(选择项部分)(2024版) .doc VIP
- 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T4001.1-2007(钢格栅板).docx VIP
- 旅游景区开发运营项目指标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北京市密云区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高速公路服务设施设计规范-2016-7-26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