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教案1.doc

2019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6单元第22课《太空一日》教案1.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空一日》教案 教材分析: 《太空一日》虽然篇幅较长,但易读好懂,浏览后即可把握主要内容。本文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浏览时注意找出作者在太空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课前准备: 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杨利伟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9时,他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课文写他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今天我们阅读文章,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二、初读: 第一步,浏览课文。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呢?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引导学生对浏览的内容能够及时归类整理,把握课文内容。) 讨论: 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心理或举动: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第三次意外:出现神秘的敲击声。心理或举动: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意外: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心理或举动: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第五次意外: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心理或举动: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重视这个过程。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在文中找到体现严谨、科学态度的地方。 例如:作者通过观察,认为在太空看不到长城;不仅自己观察,还叮嘱后来上太空的航天员仔细观察,并询问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是否看到单体建筑物。对太空中敲击声的确认也非常严谨,一直未签字确认。此外作者在叙述中,对时间、数据等都表述得详细、准确,也反映了严谨、科学的态度。 三、精读分析: 深入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探险精神与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 1.“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突出了火箭发射时温度极高,为下文写作者的紧张作铺垫。 2.“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比喻,夸张。突出地表现了杨利伟的高度紧张。 3.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作者情感的变化: 明确:紧张——放松——非常痛苦——难以承受——解脱痛苦——轻松和舒服——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4.“意外出现了”,“意外”指什么?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意外”指: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震碎。 表达作用:引起下文,吸引读者注意。 5.“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由于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杨利伟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眼也不眨,大家都担心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1.“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作者为什么期望着下一次? 明确:作者热爱祖国,期望下一次能将祖国看得更清楚一些。 2.“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明确:心情是希望看到长城但没有看到的遗憾心情。 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这句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从结构来说总领下文内容,从内容来说,表达了首飞的航天员会遇到许多没有预料到的危险。 2.“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在本部分哪些地方表达了杨利伟的严谨? 明确:靠意志力克服“本末倒置”的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