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挖掘档案宝藏,再现历史原貌
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挖掘档案宝藏,再现历史原貌
三十年前,我曾经聆听过吴宝康先生一席谈话,中心思想是:我们守着档案馆这一宝藏,要下力气去挖掘、开发,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在档案馆工作中,我接触到一批旧政权档案,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从省档案馆复印回来的,大约2000多卷。由于复印效果不好,这批档案除了在最初的编史修志工作中发挥过一些作用之外,其他利用者寥寥。
2009年,芜湖新闻媒体为了纪念城市解放60周年,准备组织一批稿件,其中就有一篇介绍抗日英雄戴安澜的。芜湖《大江晚报》编辑部约我写这篇,我开始有些为难。因为戴安澜将军出生地在无为,芜湖有他很多亲人、后人,于是就准备推托。后来编辑部同志又来到我处,说过去他的亲人、后人写得比较多的是将军的生平、战斗事迹,其他方面少有涉及。编辑部希望我能写出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戴安澜将军。勉为其难之下,决定另辟蹊径,在芜湖市档案馆藏档案中查找线索,果然有了新发现。旧政权档案中有关于戴安澜将军在芜湖安葬的来往文书以及相关文件,包括杜聿明将军前来芜湖参加葬礼的材料,这使得我激动起来。我于是扩大线索,在馆藏资料中继续查找《新华日报》、《民国日报》以及芜湖本地的《工商报》、《大江日报》,终于形成了一条线索链。最后,我历经半个月撰写而成的《白马素车愁入云,青天碧海怅招魂》于5月15日被《大江晚报》以整版的篇幅发表。趁热打铁,又撰写了一篇小品文《杜聿明芜湖吃饭也差钱》发表于6月22日的《大江晚报》上。
后来,为了配合市委宣传部开展的纪念活动,我又利用旧政权档案(在省档案局翻拍了部分原件),编辑了《芜湖解放》画册,由芜湖新闻出版局批准印刷出版,后来获得安徽省2008—2009年度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成果二等奖。
2014年11月8日,无为县有关方面邀请我去参加“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研讨会”,我在会上以上述的创作过程做了即席发言,受到与会者的欢迎。旅美作家、大型历史小说《戴安澜》的作者吴兰波先生听了我的发言之后,会后即向我索取相关资料,言其将在今后修改作品时引用。《戴安澜》一书于去年获得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又将目光投向了这批被遗忘的旧政权档案。经过查询目录并翻阅档案,我逐渐理清了芜湖八年抗战历史的头绪,并在其中找出有相对比较完整的案例、战例和故事,拟定了编写篇目,交给信息编研科组织人员撰写。在此基础上,我在档案局内部做了一场《芜湖市档案馆藏档案中的芜湖抗战》的讲座,我自己也参加写作了《接收日本领事馆》、《遣送日俘日侨》等多篇。
此次查找到的线索以及撰写的,均是第一次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共产党芜湖历史(第一卷)》的空白。比如1937年12月5日,芜湖发生了日机轰炸英籍“德和轮”惨案,震惊全国,全国各大报纸包括国际媒体都有报道,也有许多当事人回忆。但所有报道、回忆只有“死了多少人”,但究竟死的是谁,姓甚名谁,一概没有。这次在旧政权档案中挖掘出死者邓长春(死于“德和轮”惨案),展现了邓长春被日机炸死的历史原貌。
过去,芜湖地方党史、地方志部门比较多的着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抗战历史,很少提及国民党军队及地方武装抗击日寇的历史。此次,为了体现全民抗战、全面抗战的精神,我们在档案中挖掘了一些案例、战例,说明芜湖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以及汉奸伪军,展现芜湖八年抗战的历史原貌。
特别令我关注的是敌伪档案到哪里去了这次也有了验证。据芜湖日本领事馆吉竹贞治交代,奉天皇之命,将全部档案焚毁。这与国家档案局披露的日本战犯藤田茂在供述战争罪行时交待:“(1945年)8月17日,召集各大队长命令如左:1、销毁各种文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尤其是湮灭对共产党弹压的证据)”是一致的;也与《新华日报》的报道相一致:“南京敌寇妄想逃避应得的惩罚,曾大举掩毁犯罪痕迹。(1945年8月)18、19两日,南京敌军营区烟火冲天,烧毁各种文件的灰烬漫天飞扬。”但更令人遗憾的是,1949年4月8日,芜湖行将解放之前,国民党芜湖县政府将“连楹充栋”、“卷帙浩繁”的伪芜湖县政府档案付之一炬,荡然无存,造成了极大的遗憾。
当然,在档案中,也有一些歪曲介绍历史、污蔑共产党新四军的文件材料,我提出了以《中国共产党芜湖历史(第一卷)》为准则,在忠实于档案的基础上,利用馆藏资料(包括新华日报》)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目前,这批已经与芜湖市各新闻媒体见面,已于7月7日起在芜湖地方报纸刊登、电视台播出。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已经将其列入2015年出版计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