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 高考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信 达 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字字落实 达:文从句顺 六 字 法 留 删 换 调 补 猜 留 凡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 1、德祜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和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3、卢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4、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删   把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删去。 1、夫战,勇气也 。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以”字相当于“而”,译出来,反而不通顺,也可删去不译。 换   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字,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换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 …… 2、岁征民间。 3、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对文句的每一个字,我们用这三个方法,就不会的遗漏了增多了,能做到“字字落实”了。 字字落实留删换 小 结 练习(02高考)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调   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1、甚矣,汝之不惠!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沛公在安? --汝之不惠甚矣! --蚓无利爪牙 ,强筋骨 。 3、沛公安在? 补 古汉语较简约,省略现象是普遍的。补即是补出省略内容。 1、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 。   诸位认为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2、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3、公子闻之,往请,欲遗之,不肯受,曰:…… 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猜 (1)利用汉字形、音、义的联系猜。 (2)利用文言句式的特点猜。也可以据此推断省略成分。   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啖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以文猜文”“以事猜文”“以理猜文”,“文”“事”“理”指有关的事实背景。有时,注解中给出了一些,文章本身有一些,有时则全靠读者自己平时的积累。 1、玉人献璞而楚王诛之。 诛:惩罚。 小 结    这个“猜”不能随便使用。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猜”。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字顺调补猜 练习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般的人不能忍受这种忧苦,但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颜回多么贤德啊!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练习二   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练习三(03高考) 练习四(04高

文档评论(0)

开心就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