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社会救济.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社会救济

中国农史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200314 ) ) ) 以市镇为中心的考察 (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 江苏 苏州 2 15021) : 、, , , 。, , 。 : 市镇的兴起不只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时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其 重要表现之一, 即是形成了以市镇为中心的乡村社会救济体制。清代的江南是市镇最为兴盛的地区, 与 此相应, 江南地区面向乡村的社会救济机构大多集中于市镇。根据救济主体的不 , 乡村的社会救济大 致可分为政府救济、宗族救济和民间慈善救济三大类。对此, 学界已分别对其中某个方面有所涉及, 如 吴滔对江南地区仓储体系和赈灾事业的论述, 刘铮云、范金民关于江南地区宗族义庄的研究, 以及笔者 关于江南地区民间慈善事业的系列论文等。但现有成果大多偏重于某一方面, 以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 救济事业为对象的整体研究尚付诸阙如。有鉴于此, 笔者拟从政府主持的救灾备荒、宗族针对族人实施 的济贫与助学, 以及民间社会施行的对鳏寡孤独贫病者的慈善救济三个方面, 对江南地区以市镇为中心 的乡村救济事业作初步梳理。 一、政府救济: 重在救灾备荒 我国自古即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而清代的江南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尤为频繁, 据邓云特5 中国救 荒史6统计, 十六至十九世纪, 江苏和浙江分别发生 106 次和56 次灾荒, 在所列的十八个省中分列第二 位和第七位 。因此, 清代江南地区的救灾备荒事业得到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 设粥厂赈饥和置仓储备¹ 荒成为主要的灾赈方式。 ( ) 。粥厂是煮粥散济饥民的机构。灾年施粥是历代统治者常用的救济方法, 其起源可 追溯到战国时代。5礼记# 檀弓6记载, 卫国发生凶饥, 公叔文子/ 为粥与国之饥者0 。以后历代沿用不废, 并不断改进组织形式。设立粥厂赈济贫民, 也是清代较为常见的社会救济方法之一, 史书中多称/ 煮 赈0 。一般而言, 大城市中设立粥厂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苏州粥厂便是冬开春撤, 每年/ 于六门诸寺院0 等 º 地/ 自十月十五日起, 至十二月止, 每朝作糜以食贫民0 。而一般城镇和乡村地区的粥厂只在灾年设 立。换言之, 在大城市, 粥厂突出的是其济贫功能, 而在一般城镇及乡村地区, 粥厂则主要为救荒而设。 粥厂设立于城市, 固然能够发挥对贫病饥民的救济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施救范围有限, 往往局限于城区, 而对广阔的乡村地区则鞭长莫及; 二是大量饥民集中于城市, 拥挤不堪, 不仅易致疾疫 流行, 有时甚至酿成悲剧。如乾隆五十年大旱, / 苏郡粥厂分为六处, 然每日拥挤, 老幼践踏, 死者日以百 ¹ 邓云特:5 中国救荒史6 (5 邓拓文集6 第二卷) , 北京出版社, 1986 年版, 第45 页。 º 袁景澜:5吴郡岁华纪丽6 卷 11,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年版, 第330 页。 ) 85 ) 中国农史200314 ¹ 计。0 因此, 在乡村地区设厂赈饥已成迫切需要, 作为地方经济与社会文化活动中心的市镇, 担负起了 重要责任。 吴滔的研究显示, 康熙十年, 嘉定县因灾设粥厂时, 数量多达22 所, 除了县城四门各设一所以外, 其 º 各乡镇如南翔、罗店、吴凇、高桥、江湾、安亭等均有粥厂的设置 。虽然吴滔所论仅限嘉定和宝山地区, 但灾荒年份在市镇设立粥厂, 可说是江南地区的普遍现象。各地乡镇志的记载表明, 清代江南地区著名 的市镇几乎都曾设立粥厂, 如松江府南翔镇, 苏州府盛泽镇、平望镇, 湖州府南浔镇等等。 由于考虑

文档评论(0)

tangzhao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