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城镇居民的中层意识研究-社会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城镇居民的中层意识研究
中国城镇居民的中层意识研究
——基于对工作状况、地区差异与生活方式的分析
李 升 倪寒雨
内容提要:中层意识的形成直接影响了中产阶层社会稳定器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基于2013年中国综合
社会调查数据(CGSS2013),在分析个人基本属性影响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作状况、地区差异与生活方式三
个维度,探讨了影响当前中国城镇居民中层意识形成的可能因素。研究结论如下:工作状况为被雇用者、工
作缺乏自主性的城镇居民不易形成中层意识,而在党政机关工作更容易形成中层意识;城镇居民的中层意
识形成存在地区差异,相对于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区的居民较不易形成中层意识,且生活在城
市中心区的居民也不易形成中层意识;相较于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介,日常生活中使用传统媒介的城镇居民
更易形成中层意识;仅是“有闲”并不会对中层意识的形成产生影响,需要关注的是存在于“有闲”中的消费
因素。研究表明在探讨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问题上,不仅需要分析教育、收入等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因
素的影响,更需要分析基于参照群体论等视角的多维度因素。
关键词:城镇居民;主观阶层认同;中层意识;参照群体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主观阶层认同是引导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的中层意识形成则直接关联了社会秩序的稳定性。已
有研究指出,与“客观中产”相比,主观意识上的“认同中产”才是积极稳定社会态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越是认
同自己为中产或接近中产的群体越认可国家的各项制度及社会发展态势,对政府与社会的认知是积极稳定
的(李培林、张翼,2008;李升,2017)。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已经表明,“职业中产”占多数的社会阶层结构中,
多数人持有中层意识才能维持社会稳定,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民众主观认同为中层的比例都较高,
也通常被视为中产阶层占主导的“橄榄型社会”。那么,当前中国民众的主观阶层认同状况如何?其中具有
社会稳定意义的“中层意识”又当如何讨论?
在中国近几十年巨大的社会结构变革中,由于社会经济状态的升降沉浮,社会阶层不断进行分化和重
组,各阶层内成员的相互认同与本阶层意识开始产生较大分歧(李春玲,2004)。较早的研究已指出,中国民
作者简介:李升,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文法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城
乡社会学、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倪寒雨,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14CSH012)。
- 64 -
第6卷 第4期 社会学评论 Vol.6 No.4,Jul.2018
2018年7月 SociologicalReviewofChina
众在阶层客观存在与主观建构之间已经出现矛盾与偏移(王春光、李炜,2002),后期的研究也指出,根据个人
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综合情况,中国转型期的民众在阶层认同方面存在“两头清晰中间模糊”的状况(马
广海,2011)。通常来讲,以职业为内核的中产阶层增加应引起中层认同的增强,但从已有研究及经验现实来
看,当前中国的职业中产阶层并未形成清晰的主观阶层认同上的“中层意识”,甚至产生了认同“向下偏移”的
倾向(赵延东,2005;高勇,2013;范晓光、陈云松,2015)。因此,在研究中国客观阶层分化的同时,研究民众的
主观阶层认同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主观阶层认同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于中层意识的探讨,在此方面具有丰富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关于“中流
意识”的研究(岩田幸甚,1971;村上泰亮,1987;原纯辅,1990;高坂健次,2000)。日本关于“中流意识”的讨论
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伴随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多数民众认为自身既不属于下层市民,也没有进入上流
社会,而是属于社会的中间位置,日本学者将其称之为“中流意识”(即中层意识)。同时指出,意识上的中层
认同体现了对生活状态的平等化认知,这样的意识结构对社会发展表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因而维持了日本
的社会稳定。由此,基于对“中层意识”的分析,对照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讨论,当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主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文化艺术网.DOC
- 2017年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陕西文化厅.DOC
- 2017年中药临床药师临床学习授课现场考核.PPT
- 2017年长治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质量报告.DOC
- 2017版顶岗实习手册-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DOC
- 2017河北中考说明语文新增考点梳理及训练-万唯教育.DOC
- 2017秋河北出版总社有限责任公司教材价格审批明细表.PDF
- 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报告-广东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PDF
- 2018学年社群运营专业技能水平测评考试大纲.PDF
- 2018寒假美国研学营推广介绍.DOC
-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专训:专项+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国农业的发展.pptx
- 宁夏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05课时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世界地域发展差异.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三大产业产业可持续发展.pptx
- 2025年宁夏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23课时 宁夏回族自治区乡土地理.pptx
- 第11讲 美国、巴西+课件2025年初中总复习地理人教版-广东专版.pptx
- 第3讲 陆地和海洋++课件2025年初中总复习地理人教版-广东专版.pptx
- 第15讲 河流、自然灾害+课件2025年+初中总复习地理人教版-广东专版.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复习专训:专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pptx
-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交通.pptx
- 202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真题拓展课件——贺兰山葡萄酒产业集群.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