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1)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
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辈分:
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父辈:伯、舅等
同辈:哥、妹、表哥、堂弟等
父系或母系:姑、姨等
直系或旁系:孙、侄孙等
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等
血亲或姻亲:哥——嫂子、
姐——姐夫等;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之细密、描述之精确,令人叹为观止。;
(2)社交称谓
社交称谓又称为非亲属称谓,是以社会生活中在“人”这个本位上,除去表示亲属关系的称谓以外的那些表示人际关系的称呼。;(3)敬语和谦语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对自己应使用谦称,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如自称“在下、鄙人、小弟、愚兄、属下、老朽”等。
“家大,舍小;令外人”
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家人,比自己年纪长的用“家” ,比如:家兄、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 (舍,舍间,含有家里的意思。),比如:舍弟、舍侄。以上为谦称。
对他人的尊称有“令尊大人、尊夫人、尊翁、尊府、令堂、令兄、令郎、令爱、令孙”等,以及“……君、……公、……老”等。;谦称小结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国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小:小女、小儿、小号、小犬。 微:微臣。卑:卑职。
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家母、家慈、家兄
舍:舍弟、舍侄;尊称小结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 贤:贤弟、贤妻; 仁:仁兄、仁弟;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汉语称谓词使用如果错误,会闹出笑话。如:
1.那汉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贵乡何处?”(《传奇文学选刊》1986年第5期)
2.“晚生河北深州人氏,在尊师郭云深膝下学形意拳。”(同上)
3.校工说:“校长,你家兄来了!”(电视剧《松滋风云》)
4.电视剧《西游记》唐僧对悟空等说:“既然他家师不在……”
分析:这是因为不了解汉语称谓中有谦称和敬称之分,才出了错误。“家父”“家兄”“家师”是对人称自己的父兄、老师。“尊师”一词,中古时期曾用以称自己的老师,但宋元以来称自己老师多用“师尊”,罕用“尊师”,“尊师”用来敬称他人的老师。 ;禁忌语;
日常交谈中需要避讳的内容一般有:1.生理缺陷。 诸如耳聋、眼瞎、脸麻、背驼、腿短、五官违常、肥瘦失宜。如果彼此不是那么亲密无间,或对方不够开朗大度,说话时对上述种种都应当避开,不得已时要采取间接表达方式。2.家庭不幸。 像亲属死亡、父母离异、婆媳不和、父子关系紧张、子女品德不端、晚年膝下凄凉、身有难言之隐、患上不治之症,不是当事人主动提及,则不宜贸然询问。 ;3.短处不足
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短处,学业能力上的不足,种种不够体面的经历和现状,这些也都是不希望他人碰撞的敏感神经。
4.特定的风俗习惯。 回族人忌食猪肉,当然也不喜欢人家说猪。西方人的一般不高兴别人打听自己的年龄、工资收入。不少农村忌讳逢年过节时有人上门讨债,遇有喜庆怕人家说不吉利的话。不知道这些,就会在无意中惹人不高兴。;讲话要注意避讳,早已成为人们的注意问题了。再探讨一下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1.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对跛子讲客气,要说“你腿不方便,请先走!”对聋子表示照顾,要说“你耳背,请往前坐!”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是“寿材”。;2.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如你亲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3.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一个谙熟外文的人,在几个不通外文的人面前,大谈掌握外文的重要性,甚至说什么当今时代,不掌握一门外语,简直是新型文盲。这样会引起听者的不快。 ;注意对象的身份,在交谈中十分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