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 第 七 章第一节 脏 腑 辨 证 【目的要求】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 2.掌握各常见证的含义、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以及鉴别诊断。 3.初步学会运用脏腑辨证方法分析典型病例的方法。 脏腑辨证概说 一、概念: 脏腑辨证,是指以脏腑的生理、病理为依据,综合分析四诊所得的病情资料,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归类方法。 特点:结论具体,定位、定性清楚,指导治疗明确 知识准备 熟练掌握脏象学说,由脏腑生理功能指导病理表现。 熟悉气血津夜的功能和四个基本虚证的表现。 二、脏腑辨证归类方法的形成: 脏腑辨证方法形成很早,简言之可谓:提出于《内经》,确立于《金匮要略》,发展于《脾胃论》,完善于近代。 三、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 ??1、 脏腑生理功能及其病理变化是脏腑辨证的理论根据,此可确定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 例如:咳嗽、气喘等症,根据肺主宣发,有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和肺性肃降的生理特性,因而可以判断其病变部位在肺,基础病理是肺失宣降。 2、病因病性辨证是脏腑辨证的基础。 脏腑辨证不单是以辨明病证所在脏腑的病位为满足,还应分辨出脏腑病位上的病因和病性,它实际上是各种辨证内容的综合运用。 如有脏腑实证中,有寒、热、痰、瘀、水、湿等不同;在脏腑虚证中,又有阴、阳、气、血亏虚之别,只有明确病因(风、火、痰、湿),病性病机(寒、热、虚、实), 才能为立法、处方、用药提供确切依据,因而可以说,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又是脏腑辨证的具体落实。 例如:主症心悸,可谓病位在心无疑,但心有气虚、血虚,或是痰、瘀扰于心,究为何候呢?只有依全身症状,辨析其病因病性,才能作出准确的诊断。所以三者间有着相互交织的“纵”、“横”关系。 3、在进行脏腑辨证时,应从整体角度全面分析脏腑所属证候。 主要表现在脏腑之间,脏腑与经络、脏腑与各系统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病理上的有机联系。此无疑是人体统一性、完整性的体现。 ?四、脏腑辨证的临床意义 中医临床运用的辨证方法之多,且各具特点,各有侧重,但无一不与脏腑密切相关,而且脏腑辨证的内容比较系统、完整,生理、病理概念均较确切,纲目清楚,内容具体,有利于对辨证思维的指导,也有利于对其它辨证方法所述证候实质的理解。因此,脏腑辨证是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是整个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脏腑辨证的运用范围: 主要运用于内伤杂病。具体使用时还应与所属学科特点相结合,与辨病相结合,方谓全面。 下面的讲述内容不依靠课本,要做好笔记。 第一节????心病辨证 心病的病变范围: 虚证——久病伤正,禀赋不足,思虑伤心等所引起,如心阴、心阳、心气、心血虚证及心阳暴脱。 实证——多由痰阻、火扰、寒凝、气郁、瘀血所致,如心火亢盛、心脉痹阻、痰蒙心神及痰火扰心。 心病的常见症状: 心悸、怔忡 心痛、心烦 失眠、多梦 健忘、神昏 神识错乱 脉结代或促 心 病 常 见 证 候 心 心生血.主藏神.心主火,火即心阳,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凡血虚或阳气太亢、不足.或受情志的刺激,或因病邪的侵犯,均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功能失常。 出现心悸、惊惕、失眠、健忘、喜笑无常、谵语、神识昏迷等证,还能影响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如火旺克金,火不生土等,出现复杂的证候。 一、心血虚证 【临床表现】 特征:心悸易惊,少气,健忘,失眠 共征:形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等血虚。 【证候分析】 心生血而藏神,血虚而心失所养.神不宁舍.内心常有恐惧,易于惊觉,闻响声或见异物即感心悸不定。 心血虚为面色不华、心悸、少气。 少气是自觉呼吸气短,临床多以为是气虚见证,为什么从心血虚辨? 心血虚为心悸少气。心气虚为心慌气短.心脉淤阻为左胸痛、不得息,心阳虚为心痛、胸闷,真心痛为大痛不止、气闷窒塞等。 心主血脉,肺司呼吸.二者密切相关。由于心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肺脏证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兼证.而是心脏特征的组成部分。 如心源性喘息常在夜间发作,西医治疗都从心脏入手,为什么中医不可以从心脏辨证呢? 中医不但可以。而且早在西医没认识这病之前,中医就认为心肺为君相之官,认为肺对于心脏的血液循环有调节作用. 我们可以把心悸少气、心慌气短、左胸痛不得息等称之为中医心肺的二联证。 健忘.亦为心血虚的特征。 前人说,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 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 故健忘轻者,责之于心;重者,迷惑善忘,多见老人糊涂忘事.归之于肾。 二、心血虚内热证 【临床表现】 特征:心悸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药学基础-第二章藏象.ppt
- 中医药学基础复习总结中医精简版.doc
- 中医药养生保健治疗冠心病.pptx
- 中医药与更年期综合征课件.ppt
- 中医药与健康:慢性咽炎、亚健康.ppt
- 中医药与健康第2讲--过敏性鼻炎.ppt
- 中医药与健康慢性咽炎、亚健康.ppt
- 中医药治疗蛋白尿临床思路与方法.ppt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进展.ppt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ppt
- DB4405T288-2019 嘉氏羊蹄甲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42T 1759.2-2021 生草栽培技术规程 第2部分:桃园.docx
- DB3711T149-2023 湿地植被恢复技术规程.docx
- DB61_T 582-2024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横山羊肉.docx
- DB4401_T176-2022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43/T 2378-2022百合鳞茎腐烂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ocx
- DB45T2460-2022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4409T18-2021 黄皮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3701T 485-2024 金银花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106T08-2020 市场监管执法队伍行为规范.docx
文档评论(0)